是個短篇故事,但既有令人向往的愛情故事,又有斗智斗勇的起伏情節。
大家聽完后,都覺意猶未盡,希望麗萃再多撰寫些故事。
一周后,在麗萃的逼迫下,瑪麗和她一起去麥里屯的郵局,將兩人的作品郵寄了出去。
一周前,麗萃就開始了堅韌不拔的花樣勸說。
夸獎式:“瑪麗,我希望你和我一起投,你畫的那么好,你的才華不應該被埋沒。”
苦肉計:“瑪麗,這是我第一次投稿,我很驚慌忐忑,如果你和我一起,我感覺我就能找回勇氣。”
威脅式:“如果你不投,我也不投,你就忍心看著姐姐的心愿落空?”
最后,瑪麗投降了。
不過既然要投稿,就不能這么隨意了,得找些有話題、有熱度的。
瑪麗經過一番構思,創作了一副《回家路上的女工》。
背景是成片的工廠,煙囪里冒著黑色的工業氣體。
天氣還寒冷,年輕女工裹著單薄的打著補丁的棉襖。
她結束一天的工作,滿臉疲憊的走在小巷子里。
回家的路上,天色漸暗,她整個人瑟縮著,目視前方,呼出的白氣停留在半空中,還未散盡。
她的眼神里透露出復雜的情緒,一絲結束了一天繁重工作后的輕松,還有日復一日的高壓勞作帶來的麻木,和底層人民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
粗糙的手上緊緊的攥著10先令的周薪,仿佛握著全世界。
整體畫面昏暗,但是在女工凍得通紅的臉龐上留下了一塊光亮,形成明暗對比,凸顯出灰暗的社會下貧苦的人民,非常吸睛。
畫完后,她還請麗萃和簡過來品評了一番。
麗萃:“瑪麗,你都沒去過北方,怎么能畫的這么逼真,讓人身臨其境。”
瑪麗:“聽爸爸和舅舅描述過那里的情況,其他的是我想象的。”
簡的心腸很軟,看了畫后,忍不住對女工心生憐憫:“那我們能幫幫她們嘛?”
瑪麗:“北方的工廠的工人大都是這種生活狀態。我們家投資的工廠的工資和福利已經是最好的了,工作時間也控制在8小時。要知道,有些工廠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甚至還有長達16個小時的。”
底層勞工的生活水平,是整個社會發展程度決定的。
她們只能對自家工廠的工人提供好些的待遇,其他的工廠主要通過剝削榨取更多的利益,工人的生活更艱難。
瑪麗繼續:“而且更令人討厭的,女性和男性負責一樣工作,工資卻只有男性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工廠明目張膽的苛扣女性。要知道,男性工人的工資能達到18-20先令一周。”
她選擇這個主題,也是想讓更多人認識到底層人民,尤其是女工的辛苦,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提供幫助。
麗萃:“所以,你特意在她手上畫了兩個5先令的硬幣?以示不公?”
瑪麗:“是的。”
麗萃突然有點明白了瑪麗的意圖,同時也覺得自己的寫少女閨閣事有些膚淺。
瑪麗知道后安慰:“麗萃,現在很多女性困囿于長輩、丈夫的束縛,你故事中少女很勇敢,敢于為自己抗爭,爭取幸福。如果有身處同樣境況的少女看到你的故事,受到啟發,那么你的故事就能幫助到更多人。所以,你大可不必這么想,我們的立足點不同,但是一樣很有意義。”
麗萃:“瑪麗,你可真會說話,我寫的時候可沒有你想的這么多。只要故事能吸引更多的人看,我就成功了。”
信件寄出后,麗萃就一直期待收到《女士雜志》編輯的回信,整天在屋子里念叨,還問瑪麗怎么不擔心。
瑪麗受不了她祥林嫂的模樣,找到機會就溜回房間。
一直到二月底,倫敦的信件才姍姍來遲。
很幸運的是,麗萃的故事被采納了,但是考慮到她是新人,作品也還需要磨練,稿費一共只有2英鎊。
另外還附帶了一份合同,希望麗萃盡快回簽,他們會在收到回簽的兩周后刊登作品。
不過瑪麗的畫卻被退回來了,同時寄回的還有一封信。
這位叫克莉絲汀的編輯鄭重的向她表示歉意,她個人非常認可瑪麗的作品,因此向上力薦。
可惜雜志的創辦人認為這幅女工圖過于真實諷刺,尤其是那10先令的周薪,可能會挑動整個社會男性的神經,觸動資本家的利益。
《女人雜志》勢單力薄,暫時無法承受可能到來的反撲。
因此,十分抱歉,只能退稿,希望她不要氣餒,可以試試向其他報刊雜志投稿。
瑪麗收到信件,有些失望,不過她也知道編輯說的實話。
如果她的作品不能引起社會關注,也就罷了。
一旦引起關注,北方工廠里有數以萬計的女工,如果同時要求提高她們的工資,那工廠主們得損失多少英鎊。
屆時,蛋糕被人瓜分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