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是孟蘊在說話,又見她態度寬和客氣,守攤的小娘子暗下松了口氣:小娘子要的是哪一盞?我給您摘。
孟蘊笑著頜首,果真就抬手從那燈籠架子上點了她想要的那幾盞果燈。
將孟彰他們想要的果燈一一分出去后,孟蘊提著屬于她的那盞桃燈,沖那小娘子點點頭,帶著孟彰重又退回到了孟昭和孟顯的身后。
見孟彰這一大群人終于離開這個攤子往下一個攤子去,方才怯怯守在旁邊不敢做聲的小童連忙湊上來,圍著那燈籠架子招呼小娘子。
阿姐,阿姐,我的燈
小娘子收起才剛交付過來的銀子,溫溫柔柔笑著應答:莫急,莫急,都還有的呢。
轉身去從架子背后摘燈的時候,小娘子的目光遙遙往外一送,看見被兩個兄長護著、被幼弟依賴著的孟蘊,笑了一笑,收回目光。
阿姐很喜歡那小娘子的吧。孟彰抬頭看孟蘊,問她,你的燈,要準備給她嗎?
孟蘊搖搖頭:喜歡不代表就要將這燈給她啊。
我們先前不是已經說好了嗎?她說,我們這燈是要在燈會結束以后放燈祈福的。這燈放出去,誰收到便是誰的緣法,誰能好好將它利用上,那便是誰的福分。
我怎么能隨便干涉它?
孟彰了然頜首,低頭去看他手上拿著的棗燈。
孟蘊也順著他的目光看了過去:這燈你要帶回去嗎?
也放掉吧。孟彰說,如此合適些。
孟蘊點點頭,也沒多說什么。
元宵的燈會實在熱鬧,安陽郡郡城各處長街幾乎都被一盞又一盞的燈籠照得通明。
孟昭、孟顯、孟蘊和孟彰從一條長街的街頭走到街尾,又從另一條長街的街尾走到街頭,手里拿著的東西也漸漸多了。
從最初他們自己制成的燈籠到從各處攤子上買來的他人制作的燈籠,從可食用的面人、糖畫到不可以食用的草牛、泥塑,從繩編的絡子到竹制的小擺件,但凡是有趣的,孟彰他們都買了一些。
當然,除了特別得他們喜愛的還在他們自個兒手上以外,大部分都由跟在他們后頭的孟府隨從幫他們拿著。
孟玨和謝娘子則是不遠不近地跟在他們身后,不過偶爾見到他們自己喜歡的,也會將孟昭他們丟開,自己帶著人找過去。
他們是一點不擔心孟昭、孟彰他們的安全。
不過也是,別說這里是孟氏的安陽郡,就是不是,以孟昭、孟顯、孟蘊和孟彰的能力,又有幾個會在這燈會上出事?
孟玨和謝娘子可放心得很。
轉著轉著,孟彰他們便來到了另一條長街。
這一條長街仍舊擠擠攘攘地開著許多攤子,但相比起孟彰他們先前走過的那幾條長街,這一條長街的攤位又更特殊一些。
這條長街的攤位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奇異的意蘊深藏。
但這都瞞不過孟昭、孟彰他們的眼睛。
道家、儒家、法家孟昭瞇著眼睛,一個個地數過去,這是百家先賢的法脈都到了?
孟顯和孟蘊都有些怔愣。
這些先賢法脈,都如此膽大的嗎?孟顯問,居然敢在元宵燈會上如此光明正大地冒頭?!
他們甚至連遮一遮都懶。
孟蘊也有些不敢相信:他們就不擔心我們孟氏會趁機探查他們的底細,將他們賣給朝廷好讓朝廷對我們這邊的動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孟蘊這樣說著,目光卻黏在一處攤位上,怎么挪都挪不開了。
孟彰搖搖頭,明明白白指出:我們孟氏不會。
還是那句話,孟氏如今正是要收攏安陽郡中名望與民心的時候,又怎么會愿意為了大晉朝廷可能會給他們的些許無視就賣了可能會成為他們孟氏助力的諸子百家法脈?
諸子的先賢位格從來就沒有被打落,也沒有人膽敢明目張膽地攔截、封堵百家傳承,大晉朝廷用來掌控、壓制百家傳承的,從來都是沒有明說卻扎實存在的潛規則。
孟彰順著孟蘊的視線找過去,果真就在那一處攤位上空捕捉到一股揮之不去的藥氣。
還是孟彰也算熟悉的氣機。
雖然這一整條長街,這些潛藏在攤位深處的百家氣機孟彰都算是熟悉。
他早前曾在陰世帝都洛陽的金鑾殿處接觸過。
當然,那個時候孟彰是隔空與這些諸子百家的先賢交流,也不能完全算是近距離地接觸過。
孟昭和孟顯看了看站在他們側旁的孟蘊和孟彰,目光一碰。
過去嗎?孟顯單獨給孟昭傳音,向他討主意,還是說我們直接避開不進去了?
孟昭看了看孟蘊和孟彰,先問孟顯的意見:你覺得呢?
孟顯的目光也在孟蘊和孟彰兩人面上轉過:我覺得我們應該進去。
他像是認真想過了,又像是根本不需要。
阿蘊想要跟醫家的人交流,而阿彰,孟顯說,阿彰已經跟諸子百家的先賢有往來了,我們現在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