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切順利的話
謝五郎君就這樣想著,還以為會等到王三郎君的整體調度,卻不料王三郎君似乎已經不再想說什么了。
他頓了頓,便自己開口問:道門實力遠非我們所能夠抗衡,你們王氏將這件事接下,有想過要怎么處理么?
王三郎君轉眼看他,片刻后,他挪開目光,問:沒有辦法也得接下,不然,我們難道就什么都不做了?
庾八、桓九兩位郎君也都停住了手上動作,看著他們兩人。
迎上這兩位郎君的視線,又看看還在盯著他不放的謝五郎君,王三郎君知曉這次是必定要再多透露一點消息的。
道門實力遠超我們想象不假,若要從正面抗衡,我們于他們無疑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可道門內部的門戶也多,我們并不是完全沒有騰挪周轉的空間。
謝五郎君理解了王三郎君,或者說是瑯琊王氏一族的應對思路了。
你們王氏想要從道門內部著手?謝五郎君問道。
庾八、桓九兩位郎君也聽得更為認真。
道門想要從這九州地界得到的,畢竟不是什么富貴榮華。雖然想要人間富貴榮華的道士也不少,但畢竟不是主流。王三郎君說道。
其實有這些渴慕人間榮華富貴的道士也不錯,他又說,我們也正好能有著手的方向。
這話題就岔得有些遠了,王三郎君心里明白,也沒有展開細說,自己重新將話題給帶了回來。
比起金銀、土地、靈材、地寶等各色資糧,道門更想要得到的,王三郎君團團看了一眼謝五這三位郎君,說道,其實是九州這片地界里的人。
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俱都沒有說話,蓋因他們自己心里很明白,王三郎君這話真的沒有說錯。
道門要的是人。
這九州地界里天資卓絕、適合傳承他們道門各支道統法脈的人,以及這片土地上生活著的蕓蕓眾生對他們道門理念的認可與追求。
前者關系著他們各支法脈的延續,后者則關系著冥冥中最為玄妙的氣數與運勢。
他們要的,我們有。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什么必要的話,我們不是不能讓出。
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臉色不動,對于王三郎君的這種說法根本沒有多余的反應。
也是,世家重視的向來都是血脈。只要各家血脈傳承穩妥,家業興盛旺達就好,至于自家血脈到底是怎么想的,又追求著什么,踐行著什么,他們從來不怎么關心。
所以你們王氏的打算是謝五郎君問道。
王三郎君揚了揚唇角:我們準備讓部分族人接觸道門,修不修道皆可,重要的是要去研究他們道門的理念。然后
然后?庾八郎君接話問。
然后,王三郎君道,我們便知道要怎么去為我們世家爭取了。
桓九郎君定定看住王三郎君,道:你們王家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啊。
道門勢大,實力更是深不可測,先前避讓九州地界,說到底還是被太平教給帶累的。
昔日太平教黃巾軍席卷天下,雖然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叫得震天響,但實際上除了一部分確實野心炙烈、確實活不下去的人以外,絕大多數的黎庶都是被太平教那些人裹夾著不得不背井離鄉,舉起刀兵向著其他人的。
太平教戰敗,十八路諸侯并起征伐九州,天下的黎庶苦不堪言,怨氣沖宵。
與太平教牽扯甚深的道門遭逢各路諸侯有意無意的冷落和排擠,又要應對太平教失敗后的氣數反噬,索性暫時隱匿,閉門不出。
可是道門閉門不出,不等于道門的力量就此衰弱了。更甚至,多年的閉山潛隱,反而讓道門各支脈能安穩發展了呢。
第416章
如今道門再開山門,有意重新進入九州地界,瑯琊王氏一族就要讓他們的部分族人接觸道門,研究道門的理念
這真是王氏應對道門各支脈進入九州地界的手段,而不是王氏一族盤算著怎么將自家的觸角深入到道門內部,不是王氏要左右逢源,好為他們自己再布置一條后路?
王三郎君沉默一瞬,也不為他們自己找辯解的借口:起碼在情況變得糟糕以前,我王氏的根基都還是在九州,都還是在世族之中的,不是嗎?
而且王三郎君目光一掃,看過謝五、庾八和桓九這三位郎君,我們王氏存了一點私心,難道你們就沒有嗎?
桓氏要總攬兵權,為帝都洛陽警惕各地藩王,真的完全沒有擁兵自重,甚至是養兵篡權的私心?
庾氏說要攬去宮城內宮之事,真的沒有走外戚奪位的想法?
王三郎君的目光在謝五郎君身上停了停。
謝五郎君不閃不避地看著他。
也只有你們謝氏了。王三郎君嘆道,也只有你們謝氏,暫時還看不出什么心思了。
王三郎君話雖是這樣說的,但看著謝五郎君的目光跟看著庾八、桓九兩位郎君的目光也沒有多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