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九郎君眼皮都不帶動一下的,很有幾分事不關己的意味。
謝五郎君看看旁邊的王三和桓九這兩人,出聲問道:你們庾氏的意思是?
庾八郎君說道:我們想要知道各家對這些藩王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態度。別拿那些含混不清的話來糊弄我庾氏。我們想要知道的,是你們對他們的真正態度和立場。
你們選擇的,到底是武帝,還是現在還在孕育、尚未出世的那位皇嗣,更或是掛在那諸多藩王中的一個?
這回都不消看王三、桓九兩位郎君的態度,謝五郎君便先開口了:你們現在就想要知道我們的立場和態度,可現在就這情況,那位皇嗣都還在賈皇后腹中,我們又會有什么樣的態度和立場?
謝五郎君很有些無奈:你自己也是世族郎君,庾氏也是大家世族,你該是很能明白我們的作風才對的。
庾八郎君沉默了一瞬,也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們現下是盟友不是嗎?如果連盟友的動向都不能把握住
那還能算是盟友嗎?
謝五郎君最終點了點頭,說道:我們知道了。
庾八郎君也沒再緊揪著不放。
畢竟,還沒有影子的東西,即便再想要知道、想要確定,也還是不會有結果。
謝五郎君偏轉過身體,對另外三位郎君道:我們謝氏更希望能夠維系整個社稷的安穩,最好能將一切征伐和斗爭都封鎖在一定的范圍內。
王三、庾八、桓九三位郎君聽見謝五郎君這話,倒也不覺得意外。
縱觀如今的王、謝、庾、桓四家,就是要數謝氏更有興旺之勢。既是家族興盛旺達,那顯然周圍的環境是很適合他們謝氏發展的,謝氏想要保持這種環境狀態很正常。
何況,穩定而適當的外部環境,也一直是高速發展所必須的條件。
王三郎君等了一陣,見謝五郎君沒有再繼續的意思,不免有些好奇:謝氏就只有這樣一個訴求?
謝五郎君笑著點了點頭。
要實現這一個訴求就已經很不容易,哪里還敢奢求其他?而且,這訴求真就已經是他們陳留謝氏最迫切的一個了。
王氏呢?謝五郎君轉問王三郎君道。
庾八和桓九齊都轉了目光看來。
我們王氏嗎?王三郎君眼波隨意一掃,我們王氏沒想那么多,只希望能在這混亂的時局爭斗中維系世族的格局。
他嘆了一聲,提醒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也在提醒他們背后的家族。
眼下看起來,似乎即將掀起的是武帝一脈和諸位藩王之間的爭奪。但再怎么說,他們都是司馬氏的血脈,不論他們之間的爭斗結果是什么,最后肉都爛在他們司馬氏的鍋里。而我們
因為我們的位置,一旦他們之間的爭斗爆發,不論是朝爭還是要戰場廝殺,我們幾家都一定會被牽扯進去。你們怎么能夠確定,他們司馬氏一族沒想要借這個機會消耗、削減我們幾家的力量呢?
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一時都沒有了言語。
王三郎君放緩臉色,又說道:昔日我們與他們司馬氏有王與馬共治天下之言,但那并不就代表他們司馬氏會一直甘心將半個天下拱手相讓。
最早的司馬懿也罷,現在近乎總攬陰世、陽世兩方大晉龍庭的武帝也好,他們所以會認下這個結果,不過是我們實力足夠強,相互之間又同進共退,他們不得不接受現實而已。
但如果我們幾家實力衰減了呢?如果我們幾家之間的合作關系開始破裂了呢?
在這一連串的可能以后,王三郎君用最后一個問題做大軸:司馬氏一族,真的還會容忍我們嗎?
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幾乎是下意識地搖頭。
怎么可能?不可能的。
良久的沉默以后,還是王三郎君先開口打破這一室死寂:今日里各位的話,我會轉告族中,想來族中必定會再遣族老與各家溝通,希望你們也做好準備。
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緩慢地點了點頭。
王三郎君親自給他自己倒了一盞茶水。
接下來,還有一件事情需要問一問各位。
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靜等著。
王三郎君開始時候似乎也有些躊躇猶豫,片刻后才開口:安陽郡那邊孟氏的做法你們也都已經看過了,如今效果眼看著很不錯,你們覺得
我們幾家是不是也可以跟著學一學?
跟著學一學?
瘋狂心動的謝五、庾八和桓九三位郎君幾乎都要點頭了,理智卻生生讓他們停了下來。
這件事他們安陽孟氏做得,我們做不得的吧謝五郎君說道。
庾八郎君也道:龍庭這邊,不論是武帝,還是賈氏,都不會愿意讓我們成事的。
瑯琊王氏、陳留謝氏、潁川庾氏、龍亢桓氏本來就是九州天下最頂尖的世族,他們的祖地瑯琊、陳留、潁川和龍亢更一直都是他們的自留地,他們再要是學孟氏的做法,瑯琊、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