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是有了,燈籠火也有了,這燈籠是不是還缺了些東西?譬如燈籠繩索,又譬如燈籠提手這些東西?
這燈籠是一方夢境世界變化而來,燈籠中收著的火更是人道神火,一個比一個來頭大。想要匹配上這兩樣?xùn)|西,這繩索和提手就不太好糊弄著來啊
該拿什么來做這燈籠的繩索和提手呢?
孟彰凝神想著。
系燈籠用的繩索倒也還罷了,這燈籠的提手說起來,我這里好像還真有一樣?xùn)|西很匹配啊。
孟彰低低說著話的時候,他目光也越過了身前的燈籠,看見那夢中湖島嶼中央處插著的燧木細枝。
還是不了。
孟彰自己搖頭,否定了這個選擇。
他重新看向面前的這一盞宮燈。
誰說一定要得是宮燈形制或者是燈盞形制,就不能干脆一點將兩種形制統(tǒng)合起來?反正是我在用,反正也是我自己在煉制,反正這天地里形狀怪奇的靈寶從來就不少。
孟彰的心念再次統(tǒng)合。
原本燈籠形制的宮燈底部開始延伸、變幻,最后固定成一個有底托的長柄。
孟彰隨手一撈,拿住燈盞的長柄將它帶到了眼前。
似這樣的也很不錯啊,一點不比燈籠的感覺差。
對于這燈的形制到底是宮燈還是燈盞,孟彰并沒有太多的偏好,更惶談什么執(zhí)著了。
他將燈盞拿在手里簡單嘗試了一下后,就將這盞如臂指使的燈盞放到龍舟上的某處凹陷。
凹陷和燈盞的底托完美契合,燈盞一放上去便立得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模趾翐u晃也無。
第340章
光源有了,孟彰道,那接下來在無邊夢海里的穿行,應(yīng)該能更穩(wěn)當些了吧?
他心念變動之際,腳下的龍舟似有感應(yīng)一般轉(zhuǎn)了個方向。
這一次沒有憑空出現(xiàn)的風(fēng)推送,龍舟自己就往夢中湖的邊界駛?cè)ァ?
到得夢中湖與無邊夢海的邊界處,龍舟停了停,孟彰張目往外間一打量,心下也是點頭。
夢海里無風(fēng)無浪,正是出行的好天氣
龍舟這才越過了邊界,真正離開夢中湖的范圍,進入無邊夢海之中。
用在學(xué)林燈盞上的那方夢境世界雖然是以孟彰前生所知所見的大學(xué)城作為根本邏輯,但內(nèi)中所收容的知識與理論,卻不是真的就只有孟彰前生所學(xué)所記,還包括早先孟彰突破時候這方天地諸子百家里的各位先賢的饋贈。
說起來孟彰前生還真是雜書看得多,似這些經(jīng)吏子集、農(nóng)書算經(jīng)等等正經(jīng)書籍,孟彰當年還真的沒有什么興趣。
還真是多虧了當年國家規(guī)劃的教育章程,否則只我自己、只我當年家里那情況
每每念及這些,孟彰總覺得慶幸。
龍舟才駛出夢中湖進入無邊夢海,安置在其上的學(xué)林燈盞的燈光便越發(fā)的明亮,就像落入了暗夜一樣,將龍舟方圓三丈的范圍照得通明。
因著孟彰也有駕駛龍舟穿行無邊夢海的經(jīng)歷,這一次再出行,孟彰就明顯感覺到了差別。
是要輕松了不少。
這原本不值當大驚小怪。
畢竟孟彰現(xiàn)下是養(yǎng)神境界,比上一次出行的筑基境界高出了一等,龍舟亦比起先前時候神異了不少,更還有一盞學(xué)林燈盞掛在龍舟上進行加持
真要還似上一回那般滯澀才是怪事呢。
叫孟彰上心的,其實是從夢海各處傳來的若有若無的牽引。
這種牽引不是只有一個兩個,是很多很多。饒是孟彰這個被牽引的主體都無法確定它們的數(shù)量。
他能感知到的是這些牽引的強弱,是孟彰對它們的喜惡判定,是這些牽引另一端牽系著的個體的基本狀態(tài)
他更有一種隱隱的明悟。這些映照在他感知中的牽引不是全部,還有更多、更隱蔽的牽引未曾被他所察覺。
龍舟停了下來,站在上面的孟彰眉頭皺起。
這些牽引是因為什么出現(xiàn)的?是有心人的算計布局,還是有某些我還不曾知曉的前因在?
如果是前者,孟彰其實不太擔心,不過是迎敵罷了,可如果是后者,情況會變得有多麻煩連孟彰自己都不能確定。
畢竟,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標注了籌碼。
孟彰所獲得的這些厚愛,也不會例外。區(qū)別也就是,有一部分的代價被愛他的人、愿意庇護他的人給承接下來而已。
孟彰心思一直都很清明。
而也是這個時候,他心神莫名一動,鬼使神差也似地伸出手去,像是準備接住什么東西。
一捧瑩亮的水光自孟彰魂體身上升起。
是的,是孟彰那在白蓮蓮臺上沉沉睡去的魂體,不只是孟彰此刻停留在龍舟上的意識體。
孟彰魂體上升起的水光不算太明亮,但卻在頃刻間吸引了月下湖中玩鬧、嬉戲的一眾銀白游魚。
阿彰這是在干什么?他身上在發(fā)光誒?
是嗎是嗎?誒,居然是真的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