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只是個初入養神境界的小道士而已,魂體并不很是強大。哪怕不是道則法理,單單只是最初級的信息,那也是有質量的。
這些信息擠壓在孟彰的心神中,倘若真沖破了孟彰的心神限度,孟彰怕不是整個魂體都會被這些信息沖散,最后合入天地之中,真正地同天地三千大道合二為一。
孟彰洞察自己當前狀態的那一剎那間,因為心頭預警而陡然緊繃起來的心神也緩緩放松下來。
幸好,幸好不是真的完全兌現,而只是極小極小的部分,剩下的愛絕大多數還在被封鎖著,只等待日后孟彰修為提升、魂體壯大強盛以后才會步步解封。
他年紀輕輕的,還沒有活夠呢,可沒想要道化那樣高大上的死法。
也恰在此時,孟彰心頭有一股安定感覺上涌,須臾間流淌過整個魂體,將那因為境界躍遷而出現的輕飄激蕩盡數驅散補滿。
他的境界真正鞏固下來了。
細細體會著自己當前的狀態,孟彰將所有的心神收攏,全力解析天地映照在他心神間的道與理。
更多的資質還被封鎖著,孟彰也不用擔心這些道與理的剖析、應用和演化會超出他的承受限度。
了解自我、了解天地,將天地萬象消化為自己的所知,凝練成可以為自己所用的神通、道則,真正看著自己不斷地變得強大,是一件足以讓人長久沉醉、舍不得脫離的事情。
孟彰此刻整個人就沉了進去,無視了所有的人,開始了又一輪的修行。
在他左右兩側,被他波動的靈機所喚醒的兩位門神對視一眼,都有些無奈。
這就又開始了?
我們郁壘看向邊上的神荼。
神荼團團往外間看過去,同小說家、史家、縱橫家這些炎黃人族族群先賢遙遙對視一眼后收回目光。
阿彰本源缺失太久,眼下稍稍補足,正是他心神最輕快、也自覺最滿足的時候。趁此機會開展一輪修行,體會一下當前狀態下修行的神妙與滿足,也確實是阿彰會做出來的事情。神荼道。
郁壘想了想,也很是贊同地點頭。
神荼又道:我們且只守著就是,左右我們特意陪著阿彰走這一趟,原就是來給他護法的。況且
這位門神沒有特意去壓低聲音,似乎完全不在意會不會被側旁觀望、關注著這里的炎黃人族族群各家先賢聽了去。
他們炎黃人族族群的人還都還在呢。這份來自族群先輩的饋贈還沒有送完不是嗎?
小說家、史家、縱橫家這些炎黃人族族群諸子百家的先賢將神荼的話聽得清楚,但他們面上的神色卻沒有太多的變化,竟似是全不受影響的模樣。
不知這些人是太穩得住了,還是只能控制得住面上的表情。
神荼一哂,倒也沒有太在意。
說起來,阿彰這次順順當當完成突破,我們兩個做人兄長的,是不是應該為他準備一份賀禮?神荼只問側旁的郁壘道。
怎地忽然又說起這個?祂們不是事先就已經商量過了的嗎?
郁壘看祂一眼,很快明白了神荼的用意。
神荼提起這件事壓根就不是真想要跟祂商量什么賀禮,祂是想要幫阿彰從現在還在旁觀的那些個炎黃人族族群的先輩手上再多討一些東西。
孟彰是后輩,又是進行了一場修行上的境界突破。他們這些在旁邊圍觀了整場卻還在盯著看的先輩們,難道不得再表示表示?
對,他們炎黃人族族群早先時候就已經在給予孟彰一些來自族群先輩的饋贈,他們所以會逗留到這時也只是因為孟彰的突破正式開始,他們不想要打擾了孟彰而已,并不是故意要探究孟彰修行進展迅猛的原因。
郁壘和神荼兩位門神心里都很是清楚,可這妨礙兩位門神幫著孟彰討好處了嗎?
當然不能啊。
這些旁觀的炎黃人族族群修士確實都賢德博學,很是叫祂們這些陰神尊敬,可孟彰卻是祂們的手足。
論公正,論遠近,論親疏,怎么都是孟彰更重要一點啊。
小說家、史家、縱橫家這些諸子百家的先賢將目光從孟彰處分出一點,落到郁壘、神荼兩位門神身上。
隨后,這些炎黃人族族群的先賢們又各自悄悄交換了一些眼神。
兩位陰神的用心和意圖,這些炎黃人族族群的先賢們自然都看得清楚明白,但不得不說,兩位陰神話語確實說得很有道理。
他們這些做人先輩的,見得自家后輩中出現的英才有了長進,確實該給予一些獎勵。
是獎勵,不是饋贈。
這兩樣不能混為一談。
畢竟,他們這些人所以會給予孟彰一份饋贈,是希望能幫他省卻一些力氣,讓他不要將太多的精力花費在收集資料與學識的過程中。
炎黃人族族群內部的事情,他們這些先輩可謂是最明白的。
諸子百家中赫赫有名的顯宗儒家和道家也好,已經丟失了名號在族群中隱匿了聲名的小說家、方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