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鞭破空而去,過不得多時,那靜鞭已經不知道被扔到什么地方去了,連根靜鞭散落的毛線也都找不到。
晉武帝司馬檐收回尋找的目光,面無表情地跟在司馬懿的后頭離開這一處靜室。
許是兩人間的動靜鬧得大了些,晉武帝司馬檐才剛走出沒多遠,就看見了立在道路側旁的皇后楊氏。
怎么了?皇后楊氏一面悄聲詢問,一面故作平靜地觀賞著這庭院內里的花木。
晉武帝司馬避開了大多數問題,只回答道:放心,沒有很生氣,只是來警告朕的罷了。
皇后楊氏卻不是很樂觀。
希望如此吧你怎么做?
晉武帝司馬檐搖了搖頭:暫且還不太能確定那個,待朕先去見一見我的滿朝文武,此后再說。
皇后楊氏果真就不再問了。
她停下腳步,穩穩站定身體,如松似柏般站立。
晉武帝司馬檐一時停住腳步,但也只是一時,下一瞬晉武帝司馬檐就回轉半個身體,沉默看著她。
皇后楊氏斂袖屈身而拜。
這一禮無聲而簡單,卻極其的熟悉。那是晉武帝司馬檐在陽世天地時候每一次四下率兵出戰,皇后楊氏的送別禮。
祝君順利,愿君凱旋。
晉武帝司馬檐再深深看了皇后楊氏一眼,頭也不回地大踏步往前走。
有太監、侍衛過來,團團拱衛在晉武帝司馬檐左右,簇擁著他往帝都洛陽的金鑾殿去。
明明這人頭戴垂珠冠冕、一身繡九龍盤護龍袍,左右立有宮人內侍,可他這會兒大踏步從外間走進來,乍一看卻早年間那個少年將軍的滿身英豪氣。
孟彰當時就面對著金鑾殿的大門而坐,是以當晉武帝司馬檐從外頭急急走入、大踏步邁過門檻時候,殿中所有人里,還是他第一個發現了晉武帝司馬檐的到來。
他還以為是什么將軍人物
這樣的一個念頭才剛剛從心底處成形,孟彰便當即驚醒,自己看著它成形、崩毀然后消散。
他若真的這樣妄自尊大,那么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敗亡,身上所有的東西盡數被抹去,被利用得怕是后連死都不能死干脆一一點。
先人可已經不止一次給予他們嘗試了不能以貌取人。
又定睛打量過晉武帝司馬檐半餉后,孟彰往側旁看過去,便對上了郁壘、神荼兩位門神的目光。
兩位門神笑看著他,提點他道:阿彰,莫要看司馬檐這幅模樣,他可不完全是個莽夫,算計、籌謀、布局的手段,他也很了得的,你莫要被他此刻的面相給蒙騙了。
是的,這人很難纏,稍有輕視就會落入他的謀算中去。而且你莫看他這武將的樣子,但他真不是真正的武將,這番模樣只是他演練法門的一部分所得,而且這法門還有一項要注意警惕的。
是什么?孟彰配合著兩位門神的動作,主動詢問道。
郁壘笑了一下,回答他:它能模糊人的認知和評價。
神荼給郁壘做補充:也就是說,你現在所看見的這個人、你所捕捉所感受到的晉武帝司馬檐的形象,未必就真是他的模樣。
孟彰聽完兩位門神的講解,細細思量過一遍,又問:這種效果,是不是跟幻道有些相類?
郁壘先回答他道:是有些相似,但本質和具體的修持跟幻道沒什么關系。
孟彰皺了皺眉,但仍然是很快理解了郁壘、神荼兩位門神的意思。
人,或者說,所有的生靈,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描摹萬象天地的呢?
信息。
生靈的感官捕捉到各處輻射的信息碎片,這些信息碎片經過生靈的大腦或者說靈魂整理、歸納、分別,最后用這些匯總的信息在自己的心靈世界中構建一個認知世界。
這也是生靈認識世界、認識生命的大體理論。
似晉武帝司馬檐所修持的這個法門,它涉及到的介質應該就是信息。
通過修改、扭曲自身流散在天地間的信息,最終扭曲旁人對自己的觀察和認知。
孟彰一面想著,一面將自己的思緒用更為契合這方天地的認知跟兩位門神說道出來。
兩位門神初初還聽得有些迷糊,但過不得多時,祂們就徹底理解了孟彰的意思。
比我們方才的形容還要更形象些郁壘判斷道。
神荼也道:阿彰你如此留心這道法門,可是有想要修持它?
孟彰搖頭:倒不是,我只是想著,或許這樣的理論也可以化用在我自己的夢道修行之中。
郁壘和神荼近乎呢喃也似地重復道:將這樣的理論化用到自己的修行之中?
孟彰很認真地點頭:不錯,我覺得它們之間大概是相同的。
兩位門神對視得一眼,也沒攔著:那你慢慢探究、慢慢嘗試,但有一點,不能急了。一旦操之過急,阿彰,你的夢道修行可能就不知歪曲到什么地方去了。
孟彰鄭重點頭:兩位兄長放心,我一定謹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