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陰神境界的道長成軍、近千陽神境界的真人為將,這就是上古三王朝的余威嗎?
這也太嚇人了吧?
倘若作為上古三王朝之一的大商實力真只是眼前如我們所見的一般,情況倒也還算能接受,怕就怕他們不止這般能耐啊
也是啊,這位商王是末代商君,不論是在大商王朝,還是在他們殷商一脈,大抵都不會很受待見。他這次從殷墟中走出,重入中土陰世天地,所能帶出來的力量怎么都不可能是他們殷商一脈的全部。
殷商一脈,該是還有所保留
也就是說,我們中土陰世天地,是要來一條過江的真龍嗎?
越是細想,越是討論,就越是覺得他們前途渺茫,前境堪憂。
其實我還怕這位末代商王的出世只是個開始。想一想吧,在殷商以前,我炎黃族群還有一個大夏,而在殷商之后,我炎黃族群也同樣有一個大周。這還只是上古的三王朝而已。在遠古、中古和近古,部落、王朝、帝朝,哪里就少了?
有人聽著,哪怕是魂體也忍不住一陣哆嗦。
這陰世天地,是真的要亂起來了嗎?
還不僅僅只是皇朝內部的亂爭暗斗,還將包括歷代炎黃族群正統之間的紛爭與亂戰?
我們真的能扛得住這樣的亂潮嗎?
那低低地詢問聲很快就散入寒涼的陰風之中消失不見,再不復被人所耳聞,但它的影響卻一直存在。
它用近乎震耳欲聾的態勢叩問著這天地中觀望的所有陰靈。
森寒天地間,有人打消了某些想法,也有人另行生出了別樣的心思。
天地自來殘酷,而生靈也從來不缺乏審時度勢的能力。
站立在王車車轅上,以大商王朝旗幟作為羽翼的殷壽自然不會錯過那些或是晦澀或是膽寒或是平靜的視線。
他掃視過一圈,忽然就失去了興致。
就這樣吧。
如今的炎黃正統是你司馬氏,此乃是事實。
再看這個由司馬氏掌控的所謂大晉皇庭不順眼,這也是族群所承認的事實,它并不需要他來承認,就像它也不由不得他來接納承認一樣。
料想你也該知道,孤今日走出殷墟,不是為了在這中土陰世天地里同你們爭搶些什么。
司馬懿攜同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檐一起,齊齊執手向殷壽一拜。
司馬氏自不會誤會商王,商王還請放心。
殷壽掀起半片眼皮子,懶懶掃過那大晉陰世龍庭的幾座帝陵。
又或許,他看的不是這些已經化作帝宮的帝陵,而是炎黃族群的正統傳承。
司馬懿半垂落視線,謹慎地做出判斷。
你們不會誤會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殷壽隨意說道一句,然后又道,孤將同我殷商諸兵將一道,鎮守長城。
長城之外,是我殷商諸兵將征伐開拓之地;長城之內,是我殷商諸兵將震懾壓服之地。
長城?
長城!
聽著殷壽這位商王的話,此間天地所有安靜旁觀的人都是一震,禁不住抬起眼來死死盯緊那王車車駕上的君王。
殷壽沒想要跟他們耍弄心思。
不錯,他平聲道,自今日起,我殷商將為炎□□守疆域。
殷壽的話語才剛落下,都還沒等聽見的人如何去消化,如何去平復心情,那隨行在王車車駕左近的載著夔牛鼓的車駕處便又再一次響起了捶鼓聲。
砰,砰,砰。
這鼓聲一聲比一聲干凈,也一聲比一聲清朗簡潔。
沒有拖泥帶水的糾纏,也沒有晦澀陰暗的謀算,就是干干凈凈、明明白白的一腔心意與熱血。
司馬懿沉默半餉,忽然一震長袖,交手并在額前,深深向殷壽拜下。
懿代大晉多謝商王。
殷壽輕哼一聲:只為了我炎黃而已。
不是為了你們這一群后輩,更不是為了你們這所謂的大晉。
他說完,竟是懶得再同司馬懿廢話,只團團掃視過這天地,便即一拉車駕處的韁繩,引著車駕調頭,當先向著遠處行去。
在他之后,商軍諸兵將也都轉身跟上。
其行進之嚴謹整齊,態勢之兇猛霸道,竟是絲毫沒有一分衰減。更甚至,它們還隨著自己的前行而步步積攢威能,似水蓄勢,等待著某一個時刻的爆發。
車駕遠了,鼓聲遠了,腳步聲也遠了。
到最后,他們離開了絕大多數人的感知范圍,還了這一片地界清靜。
但就是,太清靜了一些。
清靜到壓得人的心頭都沉寂了幾分。
到最后,還是司馬懿先轉過身來。
這位大晉的高祖宣皇帝先是看過他的兩個兒子,又看向他的孫子,最后視線落在他的重孫身上。
亦即作為大晉陰世皇庭東宮太子的司馬慎。
阿慎,待稍后,你且到我高原宮里來一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