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壽點了點頭:確是。
國師聞仲沉吟著梳理心中思緒。
大王以為,這兩位會是我靈寶道合適的切入角度?
殷壽再點頭,他給了國師聞仲一個問題。
老師覺得,倘若孟彰小郎君真如我等所料想,是大羅仙入劫而來,身上自有天命護持庇佑,那他的父母、他的兄姐,真就只是尋常?
國師聞仲面上神色一頓,旋即緩緩搖頭。
不會。
大羅仙入劫,怎么看都不可能無緣無故,且入劫歷世之時,與天地及眾生所聯結的因緣都必定有祂的用意。
這些秘事,尋常人或許不會知曉,但卻絕對瞞不過這位出身靈寶道的國師聞仲。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國師聞仲緩緩道,一切都該有個前因。
殷壽也是點頭,他隨即又道:何況孟彰如今也和我們一樣,只是個陰靈,很難真切地影響到整個天地的局勢。而,縱然不看旁的,只看他的愿景,他也必定要將自己的動作擴散到陽世天地那邊去。
國師聞仲了然地接話。
最適合他的,就該是他的那兩個兄長了。
殷壽目光中閃著亮光。
所以,孟昭和孟顯,才是我們靈寶道真正的機會。
國師聞仲一面點頭贊同,一面也不由自主地生出幾分疑慮。
可是孟昭和孟顯也是世家子吧。他們也需要支撐起孟氏家族,如今眼看時局將亂,他們該會將更多的目光和精力集中在安陽孟氏這個家族本身的吧?
未必。殷壽給出了國師聞仲最想要的答案,老師可莫要忘了,孟昭和孟顯仍是小輩。
他們確實是要支撐家族的世家子,但在時局混亂,家族運勢沉浮的當口,原本支撐著家族的那些支柱,兒科未必就會愿意放手讓更年青的一輩子侄來。
孟昭和孟顯乃至于更多的年青一輩郎君、女郎們,更合適的安排其實還是去為家族開辟新路,尋求嶄新的發展方向。
國師聞仲越聽,面色便越是舒緩。
精神放松下來的他,終于也找回了屬于聞仲的機敏和靈慧。
越是世道混亂,世人就越想要尋求一種寄托,尤其是精神和神魂方面的。
道門。國師聞仲先說了這兩個聽著簡單實則非常不簡單地話語,頓了一頓后,他想到了什么,又咬著腮幫子沉聲吐出兩個字,佛門。
殷壽很能理解他這位老師的心情,他默然地點了點頭。
孟昭、孟顯是再確定不過的炎黃族群血脈,莫說是佛門如今還尚未曾正式入局,就算已經入局了,他們的選擇也很明顯。
殷壽只是略一停頓,就輕快繼續道:我們暫且還不需要理會佛門那些人,真正要防備的,還是元始道和太上道。
國師聞仲也很快想明白其中的關竅。
他站起身來,對殷壽一點頭,道:那我就先回去了,大王再有什么安排,盡管給我傳訊。
殷壽笑著點頭,也從座中站起,送國師聞仲離開。
老師盡管放手去辦,他道,陰世這里的事情有我,我會準備好的。
國師聞仲連連點頭,大踏步離開。
到國師聞仲的身影徹底消失在他面前以后,殷壽心下暗自舒了一口氣。
這下可是能夠放松些了
倒也不是國師聞仲惹他不快,讓他想要將人撇開,而是虧欠。
不管怎么說,國師聞仲都是他的老師,當年也是他和大商敗亡了,所以才導致他的老師虧欠自家法脈許多。
他雖然不至于將所有的因果與孽債都背在自己的身上,但總也還愿意承認這份虧欠的。
如果他能幫著老師聞仲將這份虧欠償還些,他自己心里也會好受很多,何況
聞仲老師將更多的心神投注到靈寶道那邊廂的話,對他這邊的關注就會消減許多,他也就能有更多的余地騰挪周轉去做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殷壽大踏步返回宮殿里的時候,一只手卻悄然間隱在了衣袖里,無聲摩挲著那里藏著的一節雪白狐尾。
殷商陰世龍庭里諸位商君、商子的定議以及后續殷壽同國師聞仲之間的商談,或許都環繞著孟彰,但在這一刻、這一個當口,孟彰卻不曾太過了解。
真正明白其中種種因果變化的,還得是時間長河下游里守著爐子在奈何橋頭熬湯的娘子。
娘子抬頭細覷那變化的運數半餉,半揚起紅唇,笑得溫婉。
少頃后,她收回目光,細致地看向爐子里的湯水。
喝了吧,喝過這碗湯水,便好上路了
她取了灰碗來,將一碗湯水從霧氣氤氳的爐子里舀出,遞送到站在她面前的一個陰魂面前。
可倘若要說孟彰自己對那些運數、因果的變化完全不了解的話,那倒也不是。
這會兒坐在馬車里,正往小燕巷去的孟彰就很不自覺地出神了半餉。
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對?
他才剛回神,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