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賈氏確實執掌了一部分朝政。但有太后楊氏在,天然就可以從名位上壓制皇后賈氏;有宰執楊國戚在,中樞朝廷那里也不會讓皇后賈氏一家獨大。
內外彼此制衡,皇后賈氏尊榮有,權位也有,但想要完全踹開司馬鐘,卻是不能的。
等到司馬鐘的子嗣成長起來,那不論是皇后賈氏,還是太后楊氏,就都不足為慮。
不得不說,盡管這位武帝的安排比較無情,幾乎將人拿捏到極處,可他的布置確實周密。如果這中間不出什么岔子的話,大體事情該是能按著這個方向發展的。
然而,這一切到底是人算不如天算。
司馬檐什么都盤算好了、安排好了,可他卻漏算了一個人。
司馬鐘的皇后賈氏,賈南風。
他漏算了她的瘋狂。
賈南風跳出了他的棋盤不說,還反手將他的棋盤給砸了個稀巴爛。
司馬氏各支封王確實因為司馬鐘的不足看到了他們爭龍奪位的希望,但真正讓這野心肆無忌憚地蔓延擴散的,其實還是皇后賈南風。
賈南風逼著他們點燃了那本來就快要燃燒起來的野心。
也所以,想要提前將司馬氏的這一場封王之亂給消弭去,那些封王確實需要打壓、限制,但陽世天地里的那位皇后賈南風,也必須要得到安撫。
是的,沒錯,就是安撫,而不是懲戒。
因為那重生而來的司馬慎自己心里該清楚,他們這一脈跟那皇后賈南風之間,到底是怎樣的一筆孽債。
而不論是安撫皇后賈南風,還是要限制、鎮壓陽世天地里的那幾支司馬氏封王,都需要調動司馬氏族中的力量。
這一切,又總是越不過司馬懿去。
孟彰將自己從司馬慎中解脫出來。
那一剎那間,又有一個問題從他心頭浮起。
司馬慎真能說服司馬懿,取得司馬懿的支持嗎?
同樣的,不需要孟彰多花費心思去盤算計較,相應的答案就轉出來了。
可以。
司馬慎再怎么說,也是從后世歸來的重生者。作為重生者,他所擁有的信息差讓他天然占據一段優勢。
只要司馬慎能利用好這些優勢,將司馬懿爭取過來,真不是什么難事。哪怕時局留給他的時間越來越少,司馬慎也仍舊握著勝算。
原因也很簡單,在司馬氏的各支血脈之中,司馬懿是最沒有偏向的那一位。
司馬懿不似司馬師,也不似司馬昭。
作為大晉皇庭的高祖宣皇帝,司馬懿真正想要的,是他們司馬氏一族的家業興旺、傳承萬代不絕。
至于那個坐在龍椅上的,到底是齊王司馬冏,還是司馬鐘一脈子嗣,對于司馬懿來說,壓根就沒有差別。
孟彰睜開了眼睛,他往帝城那東宮的方向看去一眼。
司馬慎的動作以及布置、圖謀,到了這個時候,他基本算是摸清了。接下來,他需要考慮的是
他要去阻攔司馬慎嗎?
孟彰沉吟少頃,自己搖了搖頭。
不,他不會。
司馬慎要壓下他們司馬氏一族的八王之亂就由得他去。這場亂戰固然是動搖了他們司馬氏一族的根基,迫使他們不得不同各世家望族妥協,但最受傷的,卻始終是這一方世界里的百姓。
孟彰不在意司馬氏皇族到底是怎么個承繼傳遞,也不關心司馬氏這個皇族同其他世家望族那暗斗的勝負,真正讓他不忍的,是這天下無辜的黎庶。
很明顯,孟彰需要時間,這天下的百姓也需要時間。
心思既定,孟彰也不遲疑,他很快通過小海螺往楊三童那邊送去一句話。
楊三童覷見小海螺的動靜,不動聲色地尋了個空隙查看。
聽見小海螺里傳過來的孟彰的話后,楊三童也愣了愣。
孟彰的答復很簡單也很熟悉。因為每一次楊三童將他們所收集到的信息往孟彰那邊廂遞送時候,得到的都是相似的答復。
明明這一次他遞送過去的信息很有些特別,但孟彰卻似乎全無所覺,只做平常
楊三童拿著小海螺站了好半餉,最后搖搖頭,將那小海螺收了回去。
既然小郎君沒有特別的吩咐,那便這樣吧。
第213章
才剛將小海螺收起,孟彰便看見坐在他前一席的王紳、謝禮、庾筱三人從座中站起相伴著往外走去。
看見孟彰的目光,王紳停下腳步,拱手一禮,道:我三人方才看了一份棋譜,覺得別有幾分趣味,想去那弈棋樓一趟,彰小郎君要一道去看看嗎?
孟彰笑著搖頭,拒了。
真不去嗎?謝禮也問,還跟孟彰強調道,會很有意思的。
孟彰仍是拒絕了。
多謝,他道,但是我也有事情要忙,分不了身。
孟彰既已說得這般明白,王紳、謝禮和庾筱三人便也沒有繼續嘗試,他們各自對孟彰一禮,往弈棋樓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