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演道經》最重要也最看重的,是修煉之人自家的悟性。是以它只有心經,而沒有相應的攻伐手段。
不,這種說法也很有些偏頗,《天心演道經》并不是沒有它系統的攻伐手段,而是它所附帶的攻伐手段,根本就沒有統一。
它的出現和成形,需要以修煉之人自家的根本道則混同他自己的心意,憑悟性推演所得。
所有修煉這一篇道經的修士,都需要獨自走過這一段道路。
當年孟彰選定這一部道經的時候,孟梧的告誡如今還在耳邊。
《天心演道經》對修煉之人的資質要求異常苛刻,天資稍遜一籌的修士,選擇它的結果未必就比選定一部平庸的道經來得強大,但它確實是天資卓絕之人的最優選擇
只憑這一部《天心演道經》,那真正的天縱奇才,就可以為自己鋪平往前的道路。
阿彰,你應該也能做到。
可是《天心演道經》作為極度依賴修煉之人悟性的道經,也并不能忽略了積累的重要性。沒有積累,再高的悟性、再靈巧的心思,也不能將那諸般靈光融匯,令它們著落到實處。
阿彰,仰仗自身悟性,借助《天心演道經》推演出來的攻伐手段,或許最為契合你的本身,大抵也必定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你的一身實力。但那最起碼,都得等到你筑基以前。
也就是說,在筑基以前,阿彰,你是基本沒有什么攻伐手段的。
孟彰到這會兒還記得,孟梧那樣告誡著他的時候,還遞了個小陰域過來。
小陰域里收著的,是各式各樣的符箓、靈寶與異寶。
那是孟梧以及安陽孟氏一族,給孟彰準備下來的攻伐手段。
倘若事起驚變,原本應該護持在他左右的護道之人救度不及,他落在了險境里,那么這些東西就該當派上用場。
真要等到筑基以后,孟彰心里道,那可就太晚了。
孟彰心神回轉,返照己身。
看見魂體中流淌的那些隱隱裹夾著孟彰神魂力量的精氣,孟彰眼底升起一點笑意。
依我現在的情況來看,稍稍提前一些也不是不可以。反正
在積累上,我也不是真的就欠缺了多少。
就算在孟彰突破之前確實是比尋常的煉氣境界道士差了些,可是在經歷過那一場銀白游魚的夢境,陪著銀白游魚流度過祂封神以前的漫長歲月以后,在積累這方面,孟彰真不比其他的筑基道士差多少了。
把玩著手里的《網絡小說》和玄陰靈妙幻光,孟彰細細思量一陣,忽然心神一動,另騰出手來。
手指隨意一捻,從銀龍夢境得來的那縷夢境道炁便就出現在孟彰身前。
遁逃追敵的遁行手段以及那加持與探查的輔助手段孟彰心下暗道,我其實并不需要特意推演參悟,或許可以借助夢海的力量。
但其他的則不然。
殺伐手段和防御手段,都得我自己來推演參悟。
孟彰心頭諸多心念轉動。
漸漸地,他眼瞼垂落,拿著《網絡小說》、玄陰靈妙幻光以及夢境道炁的手指悄然松開。
《網絡小說》、玄陰靈妙幻光以及夢境道炁非但沒有跌落散去,反倒是漂浮起來,懸停于孟彰身前。
我的根本道則是夢之一道。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我是陰靈,并不是生人。
作為陰靈,我的本源原就不比生人,少了肉身;何況我還是夭折,魂體單薄
拿著刀劍槍戟去跟旁人廝殺,那完全就是用自己的絕對短處去跟人家的長處較量,可謂是蠢得不能再蠢了。
所以什么劍法、刀法、槍意之類的,碰都不必碰。
鬼靈之身
夢境之道
心頭流淌著《天心演道經》經義的孟彰,一遍遍檢視過自身的時候,否定了一個又一個的念頭與想法。
最后留在他心頭的,便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夢、幻。
夢,本就在真與假、有與無之間;幻,則是非實,是虛。
孟彰身前的《網絡小說》先是一停,隨即像是被點亮了似的,有瑰麗的五彩浮光流轉。
玄陰靈妙幻光則自發往更旁邊挪移了一段距離,讓出了些空間。隨后,一縷又一縷的玄陰靈妙幻光顯化而出,簇擁著那最初的一縷玄陰靈妙幻光與那《網絡小說》交相輝映。
從那銀龍夢境中采來的夢境道炁雖只有孤孤單單的一縷,但它散發的波動,卻完全不比旁邊的《網絡小說》和玄陰靈妙幻光來得遜色。
這本就不該意外。
倘若說《網絡小說》占了一個奇字,玄陰靈妙幻光又占去了一個純字的話,那么孟彰從那銀龍夢境中采來的這一縷夢境道炁,就在其品質上,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雖然那銀龍連魂體都陷入了長眠,只僅剩下些意識隱在夢境世界里,但祂生前高絕的境界仍然為祂的余留保下了厚實的底蘊。
夢與幻在孟彰心頭同時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