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汪洋大海孟彰神色有些復雜。
他知道這股一直沉默、一直隱忍的力量在真正暴怒時候爆發的力量到底能有多恐怖,因為他前生就長在那樣徹底爆發之后的平靜里。
孟彰眼瞼半垂,緩緩長出一口氣。
那些站在更高層次的人物與高修所需要去斟酌考量的,就當前來說,與孟彰這一個小小的童子沒什么關系,委實不需要他來頭疼費心。但是
他又很清楚地明白,只要他還活著,只要他一直往前走、向上爬,這些問題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他面前。
他總是需要做出一個選擇的。
不謀一時者不足以謀一世,反過來也是一樣的,不謀一世者不足以謀一時。
真的要拖到那問題、那矛盾徹底在孟彰面前爆發時候,那就遲了。
更何況孟彰現在就站在一個選擇與決斷的岔路口上。
因為
哪怕是無關于實事與實物的知識,也同樣在構架著一個人的世界。不管這個成形的世界是真是假,當它出現在那個人的胸中時候,對于那個人來說,這天地、這人生就已經不同了。
是以只要孟彰將知識送出去,盡管這些知識與修行無關,與做人無關,與技藝無關,那些知識也必定會在某個時刻,發揮它的作用。
我到底也是孟彰的眼瞼抬了起來,同時,一本白紙做頁、麻繩做線裝訂而成的書冊出現在他的面前,自私的啊
不論是如今勢盛人強的世家望族,還是未來不知道會不會徹底爆發力量、讓世人震顫的人民汪洋;不論是為了他自己現在未來的發展,還是只為了讓他心安理得,
他抬起手,輕輕松松將那書冊摘了下來。
書冊上,淡白的紙頁干干凈凈,不見一點墨痕。不過隨著孟彰打開書頁,眸光落定,一個文字快速勾勒成形。
然后是一句話,一個段落,到最后,串聯成一篇文章。
寓言故事孟彰凝神去讀,沉吟半餉,先自搖頭,不好不好,有點太童稚了。
雖然這些書冊孟彰是準備面向諸鬼童胎靈出借的,但人家也是歷經了世情滄桑,深切承受過社會與成人惡意的,真拿人家當尋常未長成的童稚小兒看待,孟彰怕不是個傻子。
孟彰兩手一合,書頁就閉上了,待到他再翻開書頁去看,淡白紙頁上又是干干凈凈的。
孟彰想了想,再凝神去看淡白書頁。
書頁上一個文字成形,接著是一個段落,一篇文章
上古時代,有周天子承天應命,立下國祚,
歷史故事?孟彰思量半餉,還是搖頭,不好不好,太晦澀沉重了。
那些鬼童胎靈再如何直面惡意,再如何被惡意催折,他們也仍舊還是孩童,天性中的童稚與本真未曾泯滅
他不能拿這些鬼童胎靈當尋常未長成的童稚小兒,可也不能真拿人家當成人看待啊。
孟彰兩手一合,少頃又將書頁打開,看著那淡白干凈的紙張再一次被文字填充。
茫茫蕩蕩、上下不明、時節不清的無邊混沌中央,生有一大蛋,蛋中有巨人,
神話故事孟彰才剛看過半段,悚然一驚,啪的一聲直接將書頁合上。
不行不行他連連搖頭,這大晉可不是前生,這里是真的有仙神,是真的能修行!
太危險了!不行!換一個!
誰知道這些在前生時候只作幻想故事聽聽的人物與事跡,在這方天地里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孟彰不敢賭。
若這些故事里的仙神真的存在,若那些仙神真似故事里所描述的那般神通廣大
就算孟彰沒有惡意,就算那些仙神也沒有,還沒有在孟氏諸多藏書中翻尋到相關記載的孟彰也不敢輕易過線嘗試。
機緣不機緣的都另說,更關鍵的是它可能帶來的危險孟彰現在招架不住。
孟彰緩了少頃,才再次打開那本書冊。
書冊上淡白干凈的紙頁受到孟彰浮動的心緒影響,顯化的文字先是湊成一段又淡去,再出現時候已經是另一段截然不同的文字
民間故事?
不行,那些鬼童胎靈本就來自民眾之中,四下流蕩時候他們什么流言沒聽說過?他們自己都可能是那些流言故事中的一部分主角換!
童話故事?
也不行,那些故事初聽或許還能聽個稀奇,可細聽又太黑暗才森冷,還跟這方天地格格不入!再換!
我這是頭腦發昏了?想出這樣的餿主意來!?
罵了自己一句,孟彰毫不留戀地合上書冊。
但這一次,他沒有立時打開書冊,而是拿著那書冊沉默了好半刻鐘,才再次翻開書頁。
戰國時,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
成語濫竽充數?孟彰拿著書頁的手指停了停,看起來,確實很不錯啊
別看成語向來只有四個字,極其簡練,但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段來歷,或是故事,或是背景。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