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層煙似的波光從孟彰眼底升起。
也是這一刻,孟彰只覺眼前疏闊一片,月、湖、霧、蓮與魚一切盡皆洞開,又盡皆明澈,有什么東西暴露了出來,映在他的眼里。
是那個么?孟彰醺醺然,問道。
俑人梧沒有回答他,這個時候,也已經不需要俑人梧倆回答了。
孟彰邁開了腳步,一步步往前走。
他原本是站在湖岸邊上,身側臨近并無旁物,空蕩一片,但他落下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什么東西上。隨著他走過,一縷縷的霧氣從他腳下升騰,繚繞在他周身。
孟彰走到了湖岸的邊沿處。
前方是柔軟平靜的湖水,湖水之下,是越往前就越深沉的暗。
但孟彰沒有任何的猶豫。
他就像是行走在平地一樣,往前落下腳步。
湖水支撐住了他的身體。
自岸上時候就簇擁著孟彰的地氣之后,水氣也聚攏而來,與地氣交匯,盡皆環護住孟彰。
孟彰步步走了過去,湖水仍舊沉默,不曾留下任何痕跡。
帛帶一般的薄霧似乎被孟彰的氣機驚擾,猶疑片刻,也才聚攏而來,徘徊纏繞,最后匯入地氣與水氣之中。
孟彰走入了薄霧里。
薄霧之中,白蓮搖曳,似女郎婀娜,閑適而靜謐。
地氣、水氣、靈氣之后,自那朵朵白蓮蓮臺深處、蓮葉下銀白游魚之中,又有木氣、生氣飄搖而來,一同匯入諸氣之中。
孟彰未曾矚目,他走了過去。
越往前走,蓮葉越漸闊大、蓮臺越漸擁密,但孟彰才走過一段距離,又見那蓮葉、蓮臺漸漸開始變得稀疏。
他沒有停下腳步,直到面前厚重的濃霧被他周身纏繞的諸氣撕裂開,露出最中央那一片近乎空茫的地界。
近前的湖面平靜如鏡,不見了濃霧,只與天中蒼藍陰月近色。
而在那平靜湖面的最中央處的,卻是一朵四品的白蓮。
蓮臺靜臥水面,與天地相安,與湖中水流齊息,又,與湖下銀魚共戲。
孟彰一時停下了腳步。
是這里了。
他心里明悟。
他走了過去,在那朵四品白蓮蓮臺上坐下。蓮臺不過微微一晃,便將孟彰穩穩托住。
倒是蓮臺下方嬉鬧的銀魚被孟彰動靜驚了,尾巴一擺,細微的水聲響起,激起一小片漣漪后,才與水光、月光一同沉下。
天地仿佛在那一瞬間變得靜默,又仿佛陡然喧囂。
孟彰笑了笑,在這天地的靜默與喧囂中,閉上了眼睛。
身下蓮臺巋然,可他這一路走過,身上匯聚而來的地氣、水氣、靈氣、木氣、生氣、陰氣、月華,卻是齊齊灌落,柔和卻堅定地撲向他。
也是在諸氣激蕩的此刻,那蓮臺上始終存在的微光才如此的顯眼。
有蓮臺護持,非但俑人梧不擔心,就連孟彰自己,心下也始終平靜。
似這水湖上方的蒼藍陰月。
第20章
沒有了肉身廬舍作為庇護的陰靈,魂體暴露于天地,雖然多受外界影響,常有情緒失控、心神錯亂、走火入魔的風險,但也不是就全無好處。
譬如,陰靈比之生靈,其實更容易與天地交感。
何況孟彰靈魂本質較之旁人更多一分殊異,在這方面的天資自也表現得尤為明顯。
可即便如此,此時的孟彰也有他自己的煩惱。
現下頭一個擺在他面前的,就是修行根基的選擇。
陽世天地里,即便正值諸道并行、百花爭艷的修行盛世,可入道修持的生靈,不論他們入的是正道還是旁門,修的是大`法還是小術,一切也皆是從煉精化氣開始。
煉精化氣、煉氣入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
這便是方今陽世天地里公認的修行四重樓。
而煉精化氣,作為入道修行的第一重樓,它最基礎也最根本的第一層階,便是養精。
唯有長養出足夠的精元,諸修行者才能將之煉作元氣,真正登上第一重樓。
對于陽世的生靈來說,這修行第一步甚為簡單,只要吃得夠多、吃得夠好就行了。
哪怕他們沒有精妙的煉化法門,肉身這具廬舍也會自發將他們吞服下去的東西煉作精氣補益自身。
但那樣的方便簡單,就只屬于陽世生靈,陰靈做不到。
陰靈要修行,除了穩住心境,以保留足夠的心神調控周天運轉以外,他們還先要擇定自己的修行根基。
陰靈是魂體,他們所吞食的,并非實物,而是氣。
就似那些正在向著孟彰涌灌而來的地氣、水氣、靈氣、木氣、生氣、月華等等等等,都是孟彰這一日修行的食材。
孟彰需要在這些食材中擇定一個主食,以此培養出屬于他的道種。
心神似蒼月高映,孟彰稍稍觀望片刻,便有了動作。
他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