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各種草藥整理出標本,再把這些藥的炮制方法,藥方、藥效,全部留存下來教給所有后人。
家有良田萬畝,不如薄技在身,在這兵亂隨時都會發生的地方,多幾樣手藝是保命法。
各種藥品的制法基本相同,江枝要做的就是找到標本。
草藥采收季節有春有秋還有冬,于是,徐家村的人經常看見江村長帶著背簍,拿著藥鋤在田邊山間走著。
在她的身后,一頭長著長長獠牙的兇狠野豬緊緊跟著。
誰看見野豬都感覺害怕,可佩奇渾不自知,還乖巧的頂著背簍四處走。
第512章 小天衣錦還鄉、跪謝舅娘《大結局》
這幾年間大燕內亂剛平,聶繁天帶兵幾次驅逐外敵,最后駐守在渝州府的釣魚城。
江枝笑了,看來那個男頻作者最后是要把歷史上釣魚城抵抗蒙古騎兵的軍功放在聶繁天身上。
釣魚城自古以來又被稱之為巴蜀要津,是北方軍隊南下進攻巴蜀的軍事要地,一旦突破此地,巴蜀也就成為了囊中之物。
南宋和蒙古帝國之戰爆發伊始,蒙古大軍圍困釣魚城,守將王堅帶領4600人拼死抵抗蒙古數十萬大軍。
還讓蒙古大汗蒙哥陣亡在此城之下,此后更是堅守了36年,最終成功拯救了半個世界。
這是好事,希望聶繁天能再創奇跡,也能給史上戰亂最多的巴郡更長太平日子。
畢竟這里的人是最有反骨的,甚至八十年代還有人當皇帝,擁兵70人,后宮四個。
聶繁天帶兵駐守護衛國門,相距近千里的徐家村還是一派祥和。
因為江村長的樂善好施,各村鄉民給她捐獻修建起一道門。
不是什么牌坊,只是一座雕花石朝門。
這種門一般修建于建筑物前或圍墻前的門廳或入口。
在民間,朝門被認為具有廣納瑞氣、財源廣進的意義,甚至有“朝門”即“財門”的隱晦說法,因為其形似漏斗,象征著聚財聚氣的寓意。
徐家村財源滾滾,高大的朝門就修在官道邊。
江枝索性以石朝門為界,沿官道修建起一道石欄圍墻,看上去威武霸氣。
已經年過七十,須發皆白,天天念叨著自己快死了的徐長明,依然天天守在路邊。
現在有了朝門,旁邊還有一間房,他就更喜歡這里了,隨時都在房里打盹。
不過只要有人在朝門下晃過身影,他就奇跡般睜開眼睛,然后中氣十足的喊一聲:“干啥干啥,進來找誰?”
原本因為這一帶十幾里的柳林,徐家村被人喊成“柳林村”,現在因為這一道高大的石朝門,也有人叫“花朝門”。
每個人提起花朝門,就要提一句江村長的善舉。
而官道上南來北往的行人看見這道朝門,就知道徐家村的富裕和團結。
甚至旁邊的驛站也是寬敞氣派,停馬車的地上都鋪成青石。
唯一不知道是在這附近就駐扎著一支巡防營保護徐家村和幾個作坊。
村里還有民防隊,不分男女,年輕人個個都懂弓馬騎射和拳腳功夫。
某年,秋意微涼,梨花鎮突然來了很多官兵,余縣令帶著縣衙一眾官吏等在徐家村驛站外。
四水堂中,巧云和春鳳、合香還有已經半大姑娘的彩霞在忙碌。
“茶水、糕點都擺上!”春鳳做事干凈利落,把一眾人指揮得團團轉。
江枝也在譚氏的幫助下穿戴一新,繡花緞面夾衣,已經帶著銀絲的發鬢插上金簪,手腕翡翠鐲,脖子上一串紅珊瑚鏈子,這是李老實送的。
走出門,看著有些忙亂的春鳳巧云,江枝輕咳一聲:“你們不用怕,聶將軍只來看看故地,又不會吃人。”
她也想不通,聶繁天怎么好好的要來探親,還是提前通知平川縣官府,現在弄得自己也不得不認真對待起來。
或許上一次見面氣勢不夠,現在要討回場子?
輸贏是非無所謂,江枝已經看淡一切,人生就是一本書,各有立場,任人評說。
有江枝一打岔,四水堂緊張的氣氛就松弛下來,妮妮捧著一盤子瓜子道:“奶奶,那個表叔真的很威風嗎?”
她已經聽人說了,聶將軍是在徐家村長大的,而且還是跟自己小叔是好友。
江枝摸摸已經跟馬關家雙胞胎中老大定親的妮妮,笑道:“你一會就知道了!”
小滿跟聶繁天何止是好友,那是一條命。
不過徐家村其他人心里并不輕松,聶繁天的悲催童年是徐家女造成的,要是聶繁天要以勢壓人,徐家也只能承受。
官道上,一支騎兵隊伍到了驛站,余縣令立即迎接,口稱下官恭恭敬敬。
經歷戰場廝殺,官場爭斗,如今聶繁天已經褪去鋒芒畢露的青澀,而是成熟穩重,但渾身氣勢不減,震懾人心。
江枝帶著四水堂和徐家村一眾人等在花朝門之下。
聶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