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時他們學了糞球育苗技術,現在早茬苞米即將開始揚花,二瑞專門跑了一趟,通知各村前來二期學習。
實習生們都懂得禮尚往來,要交錢是沒有的,每個村又送來幾百斤的藥草。
艾草,樟葉、地錦草……有幾十種可以選擇,這些都是兔草豬草,各村也不覺得麻煩。
有幾十個特訓生入村,徐家村立即又熱鬧起來。
這些人正月來過,比起正月時還略顯冷清的村子,這次明顯就有變化了。
蚊香作坊那邊用樹枝扎起來柵欄,把里面擋得嚴嚴實實。
隔著縫隙只能看見里面人挺多的,端著盤子奔走來去。
在他們住的小學堂里,孩子們的讀書聲不斷,另外時不時還能看見在官道上,那些大點的孩子由馬關帶著學習騎馬駕車,有男有女一樣的學。
有人忍不住就問圍著自己轉的李老實:“哥子,你們村怎么教得不一樣?別的地方學堂都是背書識字,你們要學騎馬,連女娃子也學?”
李老實一指學堂中掛的匾額道:“你們知道這是縣令老爺寫的不?”
“知道!”他們正月十五來時就聽說了,教室墻上掛的就是縣令老爺寫給江村長的《厚德載物》,說江村長品行高尚。
這一點,各村人都是相信的,若江村長不高尚大氣,自己這些人也不會白學這些技術了。
一年兩茬莊稼,想想都心情愉快,哪怕不能賣青糧,也能學到育苗技術。
李老實嘿嘿一笑:“我們村不光是江村長大義教你們農技,各個村民也大義,共同修建的學堂,又共同請來夫子教學。
縣令老爺就親筆給學堂取名字叫‘青泉’,要讓在這上學的孩子不忘恩人,也讓這些孩子多學東西……哎!人人都要學什么藝的。
不是我吹,我活了幾十歲,就沒有聽過哪個村能讓縣令老爺取名上課的。”
其他人頭點得跟雞啄米似的,滿臉都是羨慕:“是沒有聽過,徐家村真是好地方。”
羨慕,他們是真的羨慕,第一次就看見這些整齊房屋讓人大開眼界,現在又看見孩子們上學,而且還有縣令老爺親自講過課,開過光,心里不羨慕才怪。
可眼紅沒有用,誰叫人家村有錢,那個作坊就是搖錢樹,自己送來的草就能變成銀子。
這些村里來的學徒們議論著羨慕著,還是老實學自己的事。
苞米的人工授粉依然是田貴和徐根有當老師教。
這次來了四十多人,每個人拿一個大碗,在上午太陽不大時把苞米花粉抖進碗里,把地里走一圈,收集足夠多的花粉。
然后再把花粉裝進竹筒里,蒙上粗紗布,把花粉均勻抖在苞米剛吐出來的白須上,一連幾天,直到所有白須轉紅開始枯萎才停。
這種事情很簡單,簡單到一說就會,在田貴和徐根有的指點下,這些實習生們只用兩天就把徐家村所有苞米地都授過粉,然后才離開。
李老實歡天喜地送人出去:“再過大半月就是做青儲,你們要早點來哈!”
徐長明摸著胡須感嘆:“哎,做夢也沒想過有這種好事,幾句話的事,人家就天遠地遠來干活。要是過幾天能幫忙把麥子也割完就好了!”
他真是用這些免費勞力習慣了,還想著人家連麥收插秧也干。
李老實在旁邊笑他:“老爺子,你真是越來越懶了哈!”
徐長明毫不猶豫道:“你現在跟秦氏成親了,就是我徐家人,喊我老輩子!”
李老實呲牙:“我又沒上門,喊你老爺子都是客氣了,你還想當老輩子,是不是我那鍋牛藥給你灌多了……”
一年多前的暴雨淋垮徐長明家窩棚,他生病發燒,還幸好被李老實用一鍋大雜燴熬出草藥水灌下去,逼出滿身大汗救一命。
從那時起,李老實跟他就成了冤家。
現在徐長明口口聲聲都想讓李老實承認是徐家上門女婿,李老實就是不答應,沒少斗嘴。
徐家村割完油菜,很快就是夏收割麥了,蚊香作坊終于停工放假五天。
雖然土地大部分時間都是別人幫忙打理,收麥這種事還是得自己盯著才放心。
不光是蚊香作坊停工,就連藥坊也停工了。
徐根慶和蓮花兩人下地割麥,女兒南南已經八個月,就由小香在家帶著。
十歲的大香頂著太陽干活,一點都不偷懶。
田坎上,秦氏急匆匆過來,一到地邊,撩起衣袖接過大香的鐮刀:“我來割麥,大香回去燒些水來。”
蓮花抬起曬得通紅的臉,有些驚訝道:“娘,你怎么來割麥了?”
過年時在飯桌上,秦氏說過以后不再管蓮花和根慶,接下來果然就沒有再過問家里事。
只是隔一天會來抱抱南南,還給南南買了一斤紅糖。
第473章 入股
秦氏干活頭也不抬:“我說不管你們,又不是不認你們,平時你們自己過,這種時候當然要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