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應”兩個詞上加重了筆墨,力透紙背,仿佛要將所有的怨恨都通過這兩個字傳遞給遠方的舅娘知曉。
“繁天得舅娘撫養(yǎng)長大,恩情銘記在心,他日定要回報,望舅娘保重身體。外甥小天跪謝!”
江枝拿著信有些出神。
在前段時間自己還在山上制藥時,二瑞就送來一封信,是錦城府聶家通過驛站送來的。
信中所述之事令人震驚不已:杜寶林與徐小蘭竟然已于獄中雙雙自盡!
在這之前,聶繁天在錦城時并未對二人采取任何行動,聶家和自己都以為聶繁天的報仇就這樣結束了。
可聶家來信卻說,自從自己離開之后,聶繁天立即著手將杜寶林名下所有商鋪及房產盡數(shù)處置。
不僅如此,杜金櫻亦遭夫家驅逐出門,如今姐弟三人無奈之下只能暫居城外小叔家中。
換句話說,徐小蘭所生三個孩子也要過寄人籬下的日子。
杜寶林和徐小蘭在得到財產盡失,孩子們流落街頭的消息,兩人悔恨交加就自盡了。
聞此消息,江枝不禁心生嘲諷,杜寶林和徐小蘭身負多條命案,怎么能讓聶繁天放過,之前恐怕只是在暗中調查財產。
聶家的信也就罷了,讓江枝不解的是聶繁天會突然寫信來。
還在信里說一句“跪謝!”
聶繁天當著自己的面可沒有親口說出感謝二字,更沒有這樣親昵的表示。
難道是良心發(fā)現(xiàn),對自己這個舅娘還是有感激之情?
還有,聶繁天完全可以通過官府信使寄信,可聶繁天讓霍二小姐秘密帶信過來。
顯然他不愿意在旁人面前暴露出自己這個舅母跟他的更多關系,搞得神神秘秘的。
江枝想了想,男主這樣做自然有他的原因,自己猜不到就不亂猜。
跟男主扯上關系總會冒風險,強大自身就是最好的防御。
自己還是做好種田女主,以后自會逢兇化吉!
江枝把信紙疊好再塞進信封,然后對趕車的二瑞道:“小天寫的信來,說讓我們好好過日子,他以后有可能還會回來。”
第471章 一年制義務教育
徐二瑞沒有出聲,雖然對小姑做的事已經(jīng)有預感,可真正知道小姑做出來那種喪盡天良的事,他已經(jīng)不知道該恨誰,又該心疼誰了。
現(xiàn)在知道小天還會回來,也只點點頭,仿佛已經(jīng)看破紅塵般淡然。
江枝也沒有再提錦城府那些事,對于徐家村來說,那已經(jīng)是另外一個世界。
回到村里,江枝就有自己的事干。
制退燒藥的事還需要等待。
因為霍家那邊需要驗藥,這是一個很長的時間,急不得。
村里蚊香作坊如今流水線作業(yè),每天排班表寫得老長,每個人就按那上面的時間安排過來上工。
有王小菊管理作坊,時間卡得死緊,幾乎是一站到那木頭長機器跟前,就得手腳不停做半天,比以前還累。
王小菊跟催命鬼一樣,天天把“鍋里有碗里才有”這句話掛在嘴上。
碾泥片的卷軸安排著兩個男人不停手搖,藥泥片不停出來,后面壓盤的人撒尿都得放小跑。
還是李老實看秦氏忙得話都顧不上,才幫忙說一句公道話:“王組長,你這樣趕活三天就得把人累趴下,以后誰還敢來做。
錢再多又能怎樣,錢長命短,死了又不能放棺材里。”
李老實也是一個管理員,有他說話,王小菊才把速度慢下來一些。
秦氏、皮氏、蓮花、桃兒娘幾個婦人成了正式員工,背著孩子也要在作坊干活。
徐根慶沒舍得請人種地,他自己和蓮花抽出休息時間做農活。
現(xiàn)在夫妻倆都有班要上,每天忙得團團轉,也真正是把自己的家頂起來了。
大香小香現(xiàn)在到蓮花家,按村里新規(guī)矩,每個孩子至少要上夠一年學,斷斷續(xù)續(xù)的也算。
這是江枝的提議,在這里實行九年義務教育是不可能的,農家沒有讓孩子天天念書不干活的覺悟。
尤其是現(xiàn)在村里有作坊,不肩挑背磨,小孩子也能干活,都恨不得馬上讓孩子去掙錢。
江枝就用了一年義務教育,這還是可以達到。
農家人干活才有飯吃,于是不限學習時間,只要各項考核達標就畢業(yè)。
這里面的考核就是熟讀《百家姓》、《三字經(jīng)》、《千字文》和《千家詩》四本書。
不要求背誦,只要能流利讀出來算及格,能背誦就是優(yōu)等生還可以升下一班。
相比起現(xiàn)代小學三年級識字標準,識字一千六百多個,江枝覺得村里人能讀書就非常不容易了。
而對那些不學習想混日子的學渣孩子,江枝也有辦法對付。
不讀書就沒有畢業(yè)證,不能進作坊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