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徐根有抽空自己做的竹車車送人,雖然不是篾匠做的那樣精致,還是實用又省錢。
秦氏笑著收下:“劉嫂子真是想得周到,睡籃我備著,正說讓根慶過些日子去鎮上買一個竹車的,有你家送來,我又省事了。”
劉氏看看熟睡的小奶娃,見四下無他人,這才嘆息一聲:“你現在是見孫的人,以后也要學得穩重懂事些。蓮花剛生孩子慪不得氣,吃喝上你要讓著她,莫爭多少。”
這些年里秦氏跟晚輩為一口吃食天天打打鬧鬧,在村里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何況還有年前秦氏搶蓮花錢去鎮上趕集的事。
平時也就罷了,現在蓮花生孩子要坐月,劉氏這個老嫂子不得不來敲打幾句。
秦氏笑容僵了僵:“我知道的,蓮花不會被虧待著。”
劉氏絮絮叨叨又教了些該怎么伺候月子的事:“蓮花身子養得好,才能趕緊生第二胎。根慶是你的獨苗,還是要多幾個孩子。
老大是女兒也好,先開花后結果,第二胎就是兒,以后有姐姐帶著,你們也輕松些。
以后你別跟蓮花生事,就踏踏實實跟著孩子們過日子,幫著帶好孫女,老了也能得孝心。”
劉氏當了十幾年的奶奶,說的都是實話,也是真正在傳授秦氏怎么當一個好娘,好婆婆的經驗。
兩個年紀懸殊快二十歲的妯娌實際就是兩代人,她一番好心秦氏得接受。
兩人正說著話,小奶娃尿濕哭鬧,秦氏手忙腳亂的換尿片子。
劉氏上前幫忙換了尿灰,又教秦氏怎么抱娃,又把蓮花叫醒了趕緊喂奶,就是沒有奶也得讓孩子吸。
見秦氏啥也不懂,劉氏忍不住道:“瞧你這笨手笨腳樣,也不知道以前你是怎么養活根慶的!”
秦氏苦笑,她早就忘了自己當時是怎么帶孩子的,只知道一直很餓。
所以自己不會抱孩子,但現在灶上給蓮花燉好雞,煮好粥,隨時都可以吃的。
至于以后是不是老老實實當奶奶……秦氏想起自己放在枕頭邊的那根空心銀簪子,心里一片滾熱。
江嫂子說讓自己慢慢想清楚,人一輩子不容易,還是要為自己活一回。
等想清楚之后再給李老實一個明確的答復!
夜里,徐家村又一次全部聚在一起開會。
雖然人數還不到兩百人,可氣氛卻是認真又肅穆。
被江枝帶回村的那些流民還是第一次參加,更是新奇。
農戶人家沒什么大事,鬧到需要開祠堂的一般都是男女私通,不孝長輩之類的家務事,這種事情族老、村長就可以作主,什么時候要讓大家說了?
蓮花是村里有基金后第一個生孩子的婦人。
之前江枝有過規定,村里無論是出嫁女還是娶來的媳婦,只要生孩子,前三個月每月有一只雞和十斤白米,現在要當眾兌現了。
由蚊香作坊的賬目出錢買來雞和米,再由徐根慶領回。
當著所有人的面,江枝笑著道:“這可是蓮花生孩子的口糧,你要是對蓮花好些,蓮花會給你分一塊雞肉吃。”
徐根慶知道這是江嬸子開玩笑,自己在藥坊上工,每月將近一兩銀子的工錢都在蓮花那里,除去家里買肉買油買布,其他錢都存著。
再說自家就養著雞,給蓮花吃上三只也是有的。
不過當著所有人的面,他還是老實道:“這是村里給蓮花的,自然是蓮花一人吃,我們不敢跟她爭。”
聽到不爭雞,村里人哄堂大笑,有人高聲道:“你不爭,你娘要爭,可得看緊些,別讓你媳婦啥也撈不著。”
徐根慶趕緊道:“我娘對蓮花好著呢!”
“哈哈,這話誰信!哪個當兒的都會向著自家娘說話的,還得蓮花說好才是好!”
李老實聽得心里不是滋味,可這些事情又不是他能開口解釋的,此時坐著也是心猿意馬、東張西望:
唉!時間過去兩天了,也不知道秦嫂子考慮得怎樣,要是答應了也該來給我回一個信。
唉!也幸好秦嫂子今天沒來,聽到這些話肯定要難受!
一時間,心掛兩端的李老實把什么話都想過了。
開會還在繼續,說完村民福利,江枝又宣布了第二條人事變動。
經歷過作坊差點泄密出事,八人組的人員需要調整。
這話一出,村里人頓時就來了精神,別的村都是啥事找村長,就自己村弄了一個小組。
雖然平時條條框框多,逼得每個人拿了鋤頭還要拿筆桿,但真正做啥事還挺方便的,只去年時集體修房一件事就夠說幾代人。
反正現在每次趕集,別人只要知道是徐家村人都會問修房的事。
翻來覆去說的都是怎么修,為什么就這樣聽話的?
可是村民們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么就聽話了。
大家都是說干活就跟著干,干著干著房子就修起來了,工分也欠下了,然后又干活還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