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長他們留在渝州府,一部分回來的也開始跟親戚朋友聯(lián)系。
徐根慶家里,秦氏一邊“咚咚”剁雞草,一邊瞅著旁邊挺著肚子刷鍋的蓮花道:“蓮花,你爹娘是啥意思,這要過節(jié)了都不送個信來,究竟要不要根慶給他們送節(jié)禮?是不是看我們窮了就不認(rèn),早說早斷,大家把路走立起來!”
蓮花無奈苦笑:“娘,我也一年多沒有跟娘家人見面了!”
這話婆婆已經(jīng)說幾個月了,其實話里話外就是想讓根慶去送禮,但要蓮花娘家先低頭認(rèn)錯。
這事蓮花還真不好回答,出去逃荒兩親家走在一起,早就鬧翻臉了,自己跟徐根慶受著夾板氣。
在婆婆面前,自己是丁家的女兒,有什么牢騷就對著自己發(fā)。
之前因為沒有懷孩子還天天怪丁家缺德,才讓徐家沒子。
在娘家人面前,自己是徐家的兒媳婦,開口就是:你們徐家人怎么怎么。
渾然忘了自己前十幾年是在什么地方長大,輕飄飄一句就成了外人。
第329章 插秧
距離端陽節(jié)還有幾天,大家主要忙的還是種田。
徐家村旱地多,水田少,一戶人家里人多則七八分田,少則分田,沿著水溝大小不等的一路高低排列著。
今年,江枝在山上育有雜交水稻,一大早就全部拔起裝進(jìn)竹筐。
李老實用老騾子馱下山,除自家和小滿家插上新秧苗,田貴他們幾戶也各家分上一筐插兩分田。
田貴、徐根生蹲在田坎邊,聽李老實講這“雜交稻”的事。
徐根生一臉的稀奇:“老實哥,你說的這些是不是真的哦?這是拔了稻花叫雜那啥的?”
“雜種!”秦氏也在旁邊聽,趕緊補(bǔ)充。
她家要種雜交稻,此時就早早等著,生怕被別人多分了去。
李老實斜睨她一眼:“喲喲喲!秦嫂子還懂得多嘢!”
雖然秦嫂子把“雜交”說成“雜種”,也是對的,那就是一個意思嘛!
秦氏瞪他:“李老實,你趕快說,說完我就要拿秧苗。田還空著,插完我好回家去放雞。”
她年初時幫劉氏扯草換了幾只小雞苗,已經(jīng)長到兩個拳頭大,等蓮花生孩子就可以下鍋了。
平時關(guān)在圈里養(yǎng),可天天還是要放一陣,尤其是收割完的麥地能撿麥粒吃。
現(xiàn)在家里徐根慶在藥坊上工,蓮花有孕在家忙著做孩子的衣服。
兩個孩子都在忙,想到如今自己是家里頂梁柱,一向偷懶的秦氏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做什么事情都昂首挺胸、走路帶風(fēng)。
李老實扯扯嘴角:“行,行!馬上分秧!
江嫂子說過了,所有秧苗先把她家和小滿家插完,剩下的大家分,干活就不記工分了。
至于能分多少秧苗,就看自己干多少活,別想偷懶耍滑占欺頭,我盯著的!”
這些秧苗其他地方買不到,都是雜交,不讓村民掏錢買,江枝也不會記工分,想要秧苗就來干活。
田貴其他人齊齊點頭,大家集體在一起做了一年多活,知道這是老規(guī)矩了。
如今村里無論什么農(nóng)活都別偷懶,只管使勁干,雖然江村長說了不記工分,但后面總能得些好事。
秦氏立即彎腰卷起褲腿,除去鞋襪,撲通一腳就踩下田:“那還說啥,趕緊干活。就你一天話多,耽誤時間要你賠我!”
被秦氏罵話多,李老實還沒有反駁,就差點讓那雙從自己面前掠過的腳丫子晃花眼,緊接著又被濺起的稀泥撲了臉。
抬手抹去臉上的泥水,李老實也不惱,嘿嘿笑著蹦起來:“秦嫂子真是麻溜人,好,干活、干活!”
下田插秧也是一大群人,不光有秦氏、劉氏她們這些老媳婦,還有王小菊、皮氏她們這群小媳婦也在。
男女分開,各自在幾塊田悶頭干活。
李老實雖然不下田,可比誰都忙,他在田間上竄下跳,要大家把秧苗比平時插得稀疏一些,還要防著有人偷懶偷秧苗。
江枝和二瑞也有事做,兩人在其他田里指點人插秧。
因為現(xiàn)在是雜交稻,秧桿粗,分兜多,不能插得太密,還需要有朝向、行距、苗距。
其他人家基本上都能聽話,只是隨時要守著,不然就出錯。
最難的還是石家,這次插秧江枝把他家也拉來了。
雖然說石家怎么過都不礙著誰,但全村都在變化,現(xiàn)在把他家丟下完全不管,以后就越掉越遠(yuǎn)了。
跟石家多接觸,江枝此時也終于知道什么叫性格內(nèi)向,有主見,那就是傻倔!
石老大和石老二倔,非得按自己的方式種地,秧苗插得像麥苗,怎么說都不聽,把江枝急得汗都出來了,真不明白石家以前是怎么活過來的。
石猴子也氣,看著村里都有新房子,自己家住著窩棚還在摔磚。
現(xiàn)在江村長教種田,爹和大伯又犟著不聽,他頓時就急了。
一溜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