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小作文。
只能請夏秀才代筆,把搓肥球育苗和早茬兩季苞米的過程,洋洋灑灑寫了百字文,專門放在袋子里。
聽到娘提醒,早被章縣令一句“不許毀青糧”急得額角冒汗的二瑞忽的想起自己還帶有寶貝。
他趕緊把那一頁紙拿出來:“章縣令,我們的春茬苞米是專門搶時間種的,不影響二茬苞米,去年我們就這樣做。”
“這上面就寫著種植方法,若是其他地方這樣種,一樣可以收兩茬。”
“收兩茬!”章縣令記起這事來,自己的確還讓這個農家娃記錄下來。
他接過紙,展開一看,先是覺得這字賞心悅目,接著里面的內容也是細致入微。
什么預留“行距”“窩距”,育苗園……所有農活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倍。
江枝道:“徐家村的村民多付出勞動,也想有多的收成。
還在倒春寒時他們就進地,把糞水泡出的濕泥搓成泥團按入種子,再精心照顧著一日冷暖。”
“凍傷手,著了寒,只為多賣文,多收斗,能給家里老小添一口吃食。”
“收完早茬還需要搶種二茬,每一天的日子都是計劃好的。
我們地不空,人不閑,憑勞力賺錢,跟土地搶飯吃,還希望縣尊能支持通融。”
江枝把徐家村人搶種早糧的辛苦細細道來,這些東西都是該得的。
要是一口不許毀,多勞不能多得,人家就躺平回家睡覺了。
若說沒有徐家村去年賣青糧,沒有江枝提前一年交上來的糧稅,也沒有看見徐家村那一片齊刷刷冒出來的房子,章縣令可能會認為江枝這夸大其詞。
事實勝于雄辯。
看到昔日流民村已經安居樂業(yè),章縣令也需要好好考慮江枝說的話,想一下這禁令是否真有弊端。
人無十全十美,事也無盡善盡美,所有規(guī)定都有不合人意的時候。
如果徐家村不影響正常收成,能用硬擠出來的糧食給自己換錢,這也不失為生財有道。
第312章 特例
章縣令陷入沉思!
其實,江枝也可以像去年一樣,找商販偷偷摸摸就把青糧賣了!
但是,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更何況全村一齊賣糧。
比不得以前,梨花鎮(zhèn)還有些混亂,旁邊又是張軍頭他們的巡檢營,賣了也沒有人來問。
現在杵著驛站,有這樣大的動靜就是想捂也捂不住。
徐家村現在已經落人眼睛,萬一哪天再被人舉報,就要陷入兩難境地,還不如現在先想一個對策。
江枝說完就等著章縣令的意思,以她對這個不是執(zhí)拗性子的縣令大人的觀察,應該可以批準。
可二瑞還有些不放心,本來只坐了半個屁股,此時又往前挪了挪道:“縣尊大人,我們村里干活很是團結,同工同力,這些需要搶時的莊稼不會耽擱后季。
若是你覺得有錯,可以另外找一個村子也試一試。
再說了,縣尊剛才還說想立我們村當典范,總不能還用別村的能力來限制我們村的人!”
隨時跟著江枝當旁聽生,時不時還要跟著夏秀才聽講的徐二瑞,已經不是那個說話都結巴的鄉(xiāng)下仔,一句話算戳中章縣令的心窩子了。
沉默的縣令大人露出一絲苦笑,他何嘗沒有嘗試過。
從正月時見過徐家村那一棟棟整齊漂亮的小院,他就讓其他被毀過的村子也互助修房。
可還沒有說材料的事怎么解決,那些村長就先叫起來:“章縣令,這可是為難我們了,我們當村長可沒辦法幫全村人修房。
平時閑著,一說出工就各家有事。
那些做活的見到別人閑,也跟著撂挑子,除非修房抵徭役,這事也能干。”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有人就有比較,有比較就有不平等,除非有官府強權壓著,才能把人聚在一起白做活。
團結一致是不成的。
徐二瑞的另外一句話也讓章縣令怦然心動:既然要立典范,再用其他村的規(guī)矩來管束徐家村的確不合適。
如今徐家村出了女村長,又能團結修房,不如再給他們一項放松些,看是不是真能折騰出花樣來!
“好,你們徐家村可以售賣青糧,不過需要在城外處理,不得進城,更不許興師動眾。”章縣令終于是點頭同意。
江枝大喜,這就是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了,不進城就不進城,自己另外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