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沒以前方便,忍不住暗罵幾句:“只是看幾眼就舍不得,又不是倒在你家稀飯鍋里,一家子吝嗇鬼?!?
因為要挖竹,田家的工程稍微大一些,但也礙不到多大的事。
二瑞、小滿他們幾個有的是力氣,花了兩天把竹根全部掏出來,就連地下的竹鞭也清空。
否則幾年后,會從房子里鉆出竹筍來。
修房隊繼續!
田貴也是修夯土房。
他雖然干活多,可從桃兒娘懷孕花錢的地方也多,家里還一直買著細糧搭配著吃,存下來的錢就只有一兩多,夠買瓦和木料。
取土是哐哐的挖,夯土是咚咚的砸,土墻又是旱地拔蔥的長。
一邊筑墻,又分一支人手專門提前整理下下家的地基石。
照這速度,一個月就能砸遍全村,就是木匠不得力,拼命也跟不上這砸墻的速度。
短短五天過去,徐家村就立起兩家土墻,轉眼就要開始第三家,這進度瞬間把正安排驛站修建的趙書吏都驚住了。
自己的驛站尚在平地皮階段,距離修好八字還沒有一撇,徐家村已經變了樣。
他問拿著兌牌來取沙子石灰的徐二瑞道:“江村長是給你們灌了什么迷魂湯,你們這樣相互幫著修房,連偷懶的都沒有一個?”
江枝安排好村里的事后就回山,現在留下打理事情的是二瑞。
徐二瑞也不知道該怎么說才好。
村民偷不偷懶不好說,肯定沒有偷大懶的,因為有最懶的李老實盯著的。
而且要記工分,誰偷懶誰不好意思。
至于為什么要團結,他想了想才道:“上次在縣衙,章縣令說過: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要我們互相幫助。
我們村里人也聽章縣令的話,處處都互相幫助?!?
這話是不是章縣令說的,徐二瑞已經記不清了,但他覺得在縣衙中人的面前,還是要多夸縣令。
果然,他話音一落,趙書吏就變得越發和藹可親:“徐家村果然民風淳樸,不愧是章縣令親自教導的。”
第265章 盡職的徐長明
徐家村全員修房讓趙書吏吃驚,而在外面服徭役的其他村民并不知情,只看見了一座房子突然立起,那就更吃驚了。
兵亂已經馬上兩年,有親戚朋友逃到山里村子避難的人家傳言,他們自然知道官道邊村舍發生過什么。
而且,梨花鎮那一晚的亂兵流匪掠奪,口口相傳更是恐怖。
若不是服徭役為強迫,這些躲過兵亂的民工是萬不敢到這些地方來的。
他們剛來第一天看見徐家村家家窩棚,還感嘆幾句這些流民可憐,自己村雖然日子也苦,總沒有死里逃生這一回。
可才挖幾天土溝,壘幾天地邊,就看見徐家村在上梁了……
不是吧!不是吧!
村里修房是會請人幫忙,也沒有這排隊挑土,點著火把連夜趕活的。
又不是本家同族,都是不同姓不同親的,人家愿意這樣拼命干活,主家要花多少錢??!
當他們知道這樣干活,不僅現在沒有工錢,就以后有沒有工錢也是未知。
更重要的是主家連飯都不管,徹底無語了。
不要錢的活還有人搶著做?真是開了眼。
有人還想進來看是咋回事,可才走過一片地就被攔住。
徐長明正坐在草棚里無聊,看到外面人影晃動,趕緊出聲:“哎哎哎,哪里來的?干啥?”
兩個想進來看熱鬧的民工這才發現這堆草垛子里面有人。
偏頭一看,是一個老頭,穿著深黑粗布大襖,打著補丁,縮在避風的角落里,胯下夾著烤火的烘籠子,不留意還以為是一條蜷縮的大狗。
“老爺子,我們去看看修房!”兩人隨意道,腳下沒停還往里走。
“站住,我們村在修房,工重……閑人免進!”
徐長明天天聽李老實念‘倉庫重地,閑人免進’此時隨口也說出來。
兩個民工嘿嘿笑起來:“老爺子說笑了,我們哪里是閑人,忙得腳打后腦勺,都是抽空過來看看。”
徐長明被李老實一句話堵在這里,還是第一天主持開工儀式,這幾天就只能在這孤零零守著,聽到村里人喊馬叫的,他早就心慌,這時候終于攔住人,才找到一點存在感。
“不行,我們村不許人看!”徐長明不放行。
這幾天雖然驛站這邊看起來人不多,但他知道,民工來了上百人,只是分散在各個路段,他們晚上會住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