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軟的土塊重新蓋住。
江枝和幾個婦人在用筐子撿紅薯,抹干凈紅薯上粘著的泥土,順便把大小不同,有破損的紅薯幾類分開放置。
皮氏一邊分揀著紅薯,一邊對江枝興奮道:“嬸子,這些紅薯你又要送去縣衙嗎?又能換啥?”
她們已經知道上次濕糧送去縣衙能換磚石木料。
雖然那些糧是江嬸子的,但嬸子說過,凡是之前借糧盡數歸還的,可以再借用濕糧份額換木料磚石。
那也就是在用低價,從江嬸子這里買東西了。
這一消息讓全村人都沸騰了。
之前大家都有保質保量還糧。
從饑民口中奪糧,本來該是一件難事,至少會有人哭哭啼啼賴賬,或者說幾句道德綁架的話。
可全徐家村人完全沒有推脫之意,幾乎是一提到還糧,就全部自覺把自己剛收的稻谷和苞米粒送到倉房前驗收。
不是徐家村人覺悟有多高,實在是八人小組惹不起。
一個徐根生就可以讓人耳朵不安寧,若是想暴力反抗,小滿武陽幾人就要暴力執法!
夏秀才也已經講過一段時間課了,子乎者也,禮義廉恥一套說詞下來,頓時讓人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聽話的人會有好處,現在大家又可以借換到自己急需的東西,甚至對接下來的日子有了更多期望。
他們覺得跟著江村長混,以后一定可以一天吃三頓。
第256章 收紅薯
紅薯能換什么?
江枝看著一地的紅薯也陷入沉思。
二十多畝的紅薯自己是吃不完的,還是換一個對自己性價比更高的物品吧。
心里想要的東西太多,此時想不到什么最合適,暫時還是堆放到倉房里去。
“根生媳婦,你說你想要什么?”
皮氏一聽要什么,立即道:“想要大房子,想要錢、想好吃好穿的,不要什么了!”
她滿心都想要過上好日子,只感覺什么都缺,可真正要說出來,才發現自己只知道吃和穿,想要的也是吃和穿,舒服過一輩子。
可這話她不敢說出來,因為會被人罵。
另一邊,徐根有手中抓住牛鼻繩,肩膀上套著粗繩,躬身拉犁,帶著小黃牛們走在以后永遠沒有盡頭的犁溝中。
小黃牛們還在極力反抗著自己的命運,昂著頭瞪著眼使勁想甩掉肩膀上的沉重木枷擔。
可每當它們站著不走時,用竹節做的鼻環就會死死牽拉住鼻子,身后還有鞭子抽來,疼痛和束縛逼著它們繼續向前。
要訓練小牛,扶犁的田貴同樣的累,口中喊著尋常人聽不懂的單音,手中通過鼻繩跟牛交流著。
而前面帶牛的徐根有,則默契的帶牛適應這個信號,告訴它們什么時候該用力拉,什么時候停,什么時候轉彎。
他們在教的不止兩頭小黃牛,還有跟在后面撿紅薯的二瑞和小滿。
怎么控牛,怎么控犁,這兩個缺失父輩傳授經驗的農家娃,現在就跟著一點一點的學習。
起完紅薯,村里人把以前各戶的紅薯窖打掃干凈,就把自己的紅薯存進去,除去主人,一切都沒有變。
江枝也把屬于自家的那口窖裝滿,剩下的堆放在倉房里。
人的行動少了,對自然界就是一個難得的休養生息。
肥水足,又休養一年的土地種出的紅薯個大又多,讓全村人都喜笑顏開。
今年不用交稅,這些糧食都會留下自己吃,徹底擺脫饑餓威脅,每個人都輕松起來。
很快向德金又帶著縣糧庫的小吏來了,輕車熟路的拿出有章縣令官印的縣衙收據,把所有紅薯裝進車。
村里有人也跟著江枝學,把家里多出來的部分紅薯賣給縣衙換錢添置東西。
紅薯比不得苞米稻谷好存放,放在地窖里容易爛,最長也就存放半年。
還有人家盤算著趕緊也抓一個豬仔,村里之前養的那幾頭豬都長大了一圈,再養到翻年開春,就有百多斤了。
江枝把山下的糧食換錢換物,全部流轉起來,而山上所產的棉花、小麥、黃豆、稻谷、紅薯那才是兩家人真正的家底。
賣完紅薯,江枝就帶著小滿隨糧車進城。
一到城里,小滿喜滋滋跟著向德金辦庫糧交接,一會再跟吳洪茂幾個當衙役的大哥們團聚,江枝則去幫秀才娘子賣團扇。
兩柄團扇耗時三個月,賣錢后,秀才娘子也要換錢準備入冬請人修房子。
再次來到巧針坊,生意興隆的女掌柜差點快記不得江枝。
江枝拿出兩柄紅梅團扇:“上次你說繡的帕子差在布料上,這次應該沒問題了吧!”
看著精美繡品,女掌柜立即就想起來了,直接道:“哎呀果然這繡工不錯,上次給你說過三兩銀子一扇,現在就拿。”
江枝卻道:“你之前是這樣說的,可我沒有答應。這次拿著繡樣看過,也問過繡娘,人家說了,繡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