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已經(jīng)運進地里。
又是一年滿山野菊花金黃,跟去年相比,干活的人略有不同。
因為山下的幾十畝地也需要人干活,二瑞和小滿好幾天沒有上山。
現(xiàn)在干活的多了一個徐大柱和巧云,另外就是一歲多的小彩霞。
妮妮當了大姐,帶著彩霞在地邊上玩,踩著石頭摘花,扯了一串串的紅果子玩。
這些東西在去年還是救命糧,今年已經(jīng)無人再把它放在第一位了。
佩琪也長大了,盡職盡責的守在姐妹旁邊,防止有其他動物跑過來傷害。
有佩琪在,這片林子基本上沒有其他動物了,尤其是蛇,一旦進入它的地盤,挖地三尺也要找出來。
江枝幾人就在地里干活。
陡峭的坡地土腳淺,用不上畜力,一切都靠人工,江枝和春鳳用鋤頭鏟出小溝,小滿爺和巧云一人負責撒種放種,一人負責丟肥土。
徐大柱現(xiàn)在還是不能站立,但靠雙臂撐著,能坐著干活。
他坐在隨身攜帶的小木凳上,用一個木推耙熟練的推動松土把麥溝蓋上,再把手臂能夠著的地方淋上一圈水。
幾個人做這點地一點也不累,此時還高高興興商量著挖紅薯的事。
第一年的紅薯是種在有土的石頭縫里,挖時很難,那些紅薯要么被擠得歪瓜裂棗,或者長成一串串的袖珍小葫蘆,成了佩琪的零食。
在第二年,大家終于找到在山上種植方法。
再開荒不現(xiàn)實,于是從各處收集肥沃的表層土皮,然后在各處平緩處堆出一個一個半米高的土丘。
在土丘上先種上苞米,再把紅薯藤栽上去。
現(xiàn)在,苞米已經(jīng)收了,只需要扒開土丘就能找到紅薯。
“嬸子,前天我扒開一壟看過,長得可真好?!贝壶P樂滋滋道。
江枝也很喜歡:“趁著這幾天太陽不錯,種完麥子就把紅薯挖了。哎呀,紅薯窖可怎么弄。”
秋天說收成,總是讓人樂意的事,只是在山上兩年,一些設施還沒完善好。
就比如紅薯窖和儲青料的池子。
山上有三頭需要吃料的豬,紅薯藤就需要儲存起來以備冬天用,這可是重要的事。
徐大柱一邊撐著身體挪動著,一邊道:“那個裝青儲的土坑,我們已經(jīng)打好,到現(xiàn)在有一人高,收了紅薯藤隨時都可以儲進去?!?
江枝驚訝:“你們打出來了?就你和長庚伯?”
她之前說過在山下挖了坑裝苞米葉做青儲,徐大柱和小滿爺說山上也要打一個。
山上土層淺,多是堅硬的黃土礫石,要想打出一個大的土坑可不是容易的,除去鋤頭,很多時候還需要動用鐵鑿,算是一個大工程。
從動工開始,二瑞和小滿要管山下,就做得斷斷續(xù)續(xù)的,山上一直就是小滿爺和大柱、春鳳巧云幾人輪流在里面挖。
春鳳和巧云要管著田地和雞豬,真正堅持的還是徐大柱和小滿爺。
這一老一殘除去需要做蚊香,大部分時間都在地坑里,還真被他們摳出來了。
沒想的還有更不容易的事。
徐大柱說:“這幾個月打坑時,我想閑著也是閑著,還跟爺把那些打出來的黃土撿干凈石頭,錘散做了些土磚。
做得不多,只夠換一堵墻的,到現(xiàn)在晾了三個月。
等小滿和二瑞得空,就把二瑞那間房子重新砌一下?!?
在山上住一年多,二瑞住的房間還是剛上山時,為了盡快住人,直接在炭棚基礎上改建的。
當時的墻是用黃土加石片砌成,雖然抹了黃泥,但沒有加草筋,現(xiàn)在開裂了。
江枝想著等村里修房,自己家也要修一套,然后運些材料上山再把這里的房重新翻修。
沒想的徐大柱早就在準備了。
“這……你們每天挖坑都夠累的,哪里有空做磚,長庚伯,你家也需要修房?!?
江枝忙拒絕,只要驛站開工,自己可以花錢讓騾隊從山下送材料。
她還真的是沒想的,徐大柱什么時候做的磚。
巧云也懵了,她看見那些磚,只當是春鳳嫂子家的。
小滿爺現(xiàn)在很少出頭說話了,他總是默默做事,笑瞇瞇聽著幾個年輕人交流。
現(xiàn)在被江枝點到人頭上,才道:“二瑞娘,這些磚是大柱抽空做的,每天做一陣,也不占時間。
我們在山上本來就做得不多,幫忙做些蚊香你還給工價。
小滿要安家需要錢,我們不好不收,但做的這些土磚你一定要收下?!?
春鳳也道:“嬸子,我家房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了很多,住著也方便,這些磚你就留著。”
她家有兩個閑不住的能干人,從決定定居開始,家里一切都在變好。
無論天晴下雨,小滿爺有空就把撿來的石片敲成規(guī)矩的石磚,晚上都要忙上半夜才睡。
幾個月過去徐大柱住的房間墻壁已經(jīng)又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