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村就只有二十戶人家,幾乎干活全在互幫互助,大家都能在江村長地里砍幾捆苞米桿回去。
不過這種事總是讓人心情愉悅的,于是,全村人都像是在吃大戶一樣,等不及苞米桿干透,興高采烈的一搶而空,擺放在自家窩棚外繼續晾曬。
陰雨后的第一個太陽出來,每家每戶就開始割稻打谷了。
幾戶人家共同購置了一個拌桶,大的拌桶需要抬著進田,力氣大的也能一個人鉆進拌桶里扛著走。
拌桶三面用竹竿拉起竹席做圍擋,一面站人,靠力氣摔打稻草脫粒。
這種時候女人們也赤足下田,彎腰割稻。
小孩子則來回穿梭“抱把子”,把稻谷從剛割下來的地方,送到摔稻谷的拌桶旁邊,方便快速脫粒。
江枝家和小滿家也有水稻,自然會其他人家組隊收割。
在徐家村大小不一的田塊里,到處都是“噼噼砰砰”的摔打聲。
拌桶裝滿谷粒,還帶著毛糙谷衣就要馬上用籮筐挑走。
于是濕滑的田坎上,一個個挑著沉重籮筐的漢子小跑著前行,扁擔在肩頭上下晃悠著,吱吱著響。
這些勞動中自帶的節奏和旋律,在山林間組成一首歌曲。
江枝則在割稻,她已經來到這里快兩年了。
現代兒時的記憶加上原生熟練的肌肉記憶,她干活麻利,反手攬住稻草,鐮刀一揮就是幾株稻,讓跟在她旁邊一起割稻的蓮花手忙腳亂。
江枝時不時幫她割上一段,還是要被拉下。
秦氏在跟著孩子們抱稻草,見到蓮花落后,就開始敲打起來:“蓮花,你看你年紀輕輕的,孩子生不出來,連割個谷子都比不過你嬸子!”
田里打谷男的女的都有,當著這么多人被婆婆說生不出孩子,干活也不行,蓮花臉漲得通紅。
江枝直起腰,把手中鐮刀一遞,蹙眉瞪她:“秦婆子,你別開口生孩子,閉口生孩子,你也才生一個,年紀又比我還小,怎么跟小泉他們這些孩子混一起了,過來割稻子!”
秦氏哪里敢摸鐮刀,趕緊往后躲:“我彎不得腰,腰疼呢!”
第248章 桃兒娘生產
水稻收割完又是火熱的太陽,家家戶戶抓緊時間曬糧食,這大概是最后的秋老虎了。
晾棚外擺放著稻谷,需要隔一會就翻一次。
晾棚下,江枝則跟夏秀才、徐根生看賬本。
秋收結束了,各家各戶之前借的糧食也該歸還了。
向德金傳了消息過來,那些苞米晾干折算出來的糧食。
若是全部扣稅,江枝以后八年不用交錢。
當然也可以把糧食賣給官府……章縣令的意思是借糧給官府,官府以后用其他物資抵債。
比如說磚石木料!
呵呵,又是章正最擅長玩的乾坤大挪移,就不知道那個賣磚石的又能從官府換到什么。
不過有一說一,這種打白條和空手套白狼的方法看起來如同走鋼絲,但只要運籌得當,還真是萬能的。
江枝偏偏也要吃這一套,用糧食換人脈物資,自己可不虧。
糧食沒有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收回徐家村上年的借糧。
以新糧換舊糧,這才是江枝今年的收成。
夏秀才把村里幾次借糧的單子交給江枝:“江村長,這里借得最多的是徐長明,一共三百四十斤,最少的是徐根有,只有五十斤。”
徐根生嘖嘖道:“大爺爺家還真舍得吃。”
不過這也正常,徐長明剛開始是覺得借了可以不還,多借。
后來一場病后想開了,覺得反正自己要還的,再多借。
江枝對徐根生道:“你們就幫李老實催糧,現在就還。”
她不怕被人說是小心眼,格局不大,才秋收就催糧。
一來就經歷饑荒,江枝有了心理陰影。
現在除去兜里有錢,心里不慌,還得家里有糧心里才不慌。
所有糧食她要全部運回山上去存著。
徐根生連連點頭:“我明天就一家一家的收。”
就在這時,出去放老騾子吃草的李老實急急忙忙回來:“江嫂子,田貴媳婦要生孩子了!”
夏秀才和徐根生沒動,江枝一下站起來:“田貴叫了接生的過去嗎?”
李老實道:“劉嫂子和秀才娘都過去了,秦婆子跟著搗亂也在,還有根生媳婦和根慶媳婦都在。”
他對村里動態執行的是實時監控。
“哦,我也過去看看!老實,你看著稻谷,等我回來再去鎮上買點紅糖雞蛋!回來拿錢給你。”江枝一邊吩咐李老實,一邊往田家走。
雖然村里會接生的老媳婦們都在,會跑腿的小媳婦們也在,她這個村長還是要過去看看。
等江枝一走,原本需要守稻谷的李老實牽過老騾子,翻身騎上就往鎮上去。
這兩個月來,老騾子在山上有小滿爺照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