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兩人送來井水鎮過的瓜果和茶水。
坐在輕風徐徐的竹蔭中,章正還使勁扇著大蒲扇,皺著眉聽江枝說完買牛犢。
“官府是有二兩銀子的扶農,走時,你讓二瑞去戶房領取四兩銀子。”
一直候立在旁徐二瑞趕緊點頭答應:“是,一會就領去,四兩銀子再添一點又夠買一頭牛犢子了。”
章正眉頭皺得更緊:“四兩銀子買牛犢?可戶房上報的都是八兩銀子。”
江枝如今也知道衙門深如海,里面很多東西說不清道不明。
可她不是會計專業的,不懂就這買牛的價格上波折幾次,其中的窟窿在哪里。
只知道官府的庫銀在流失,農戶有受益但也不多。
“章縣令,官府既然要補貼,還不如落到實處,直接免我們農戶部分稅賦,讓普通人一家一戶見到好,也知道官府的用心。
以工代籌,以銀募工,銀錢流動都在明處也好管理。”
這種補貼政策最是復雜,上下不通,中間吃空,時間長了養出一堆蛀蟲,最后的辦法還是減少中間商。
江枝一番話對一個普通農婦來說實在有些超綱,可章正點點頭:“你雖然只是鄉野之人,倒是懂得集民眾智慧,說得有道理。”
江枝已經說了,自己一個村婦能當村長憑的就是敢說膽大。
雖然不懂管理,但集合了幾個能人當助手,模仿著官衙在徐家村有一個領導班子。
現在她說什么話都是村民商量的結果,完全沒有被人懷疑的地方。
章正表揚了江枝,沒有說免稅賦的事,又繼續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徐家村現在能平穩,一是人少好管理,二也離不開你的管理有方。你以民制民,這方法可行!”
江枝章清楚章縣令這樣說,暫時是不會免稅了。
他是心有民眾,可到底不能事事過眼。
縣令就是一個土皇帝,要管理一個縣能依靠的是三班六部,下面人數眾多的胥吏和階梯式的鄉紳里正。
胥吏是沒有朝廷發月銀的,需要的還當地官府庫銀負責,若是繞開他們,必定會全盤崩潰。
斷人財路,就是殺人父母,江枝也將會受到報復。
都說鐵打的官衙,流水的官,嘉慶皇帝還說過“朕與胥吏共治天下”,要想丟開中間早已經習慣了的用人方式,很難。
江枝撇開這個封建制度體系里痼疾的話題,她問最后一個要求:“章縣令,之前民婦討要的周王手書,可有消息?”
時間過去大半年,就幾個字而已,周王不會還寫不下來吧。
章縣令搖動的扇子一頓,有些無奈道:“江氏,如今戰事未平,周王并不在封地,你要的手書拿不到,以后總會有的。”
張巡檢每回一次縣衙,就會提一次徐家村的變化。
自己心里有數,這是在幫江氏討要周王的手書。
因為張興的殺匪之功被自己壓下,現在他雖然是成了縣巡檢,可到底是白白丟了一個嘉獎,要是江氏得賞,張興也與有榮焉。
可周王從去年開始就帶兵在外,并沒有回巴郡。
江枝有些失望,也不好再催要。
她原本想的是不管原書中聶繁天是否會回到徐家村,又會用什么態度來對自己,都需要先將自己發展起來。
若能早早拿到周王手書,有這個大虎皮,自己就可以放開手腳做事,再不用遮遮掩掩,考慮來考慮去的。
可現在周王不在,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回巴郡……
哎!只能說好事多磨。
等徐二瑞在戶房登記好買牛數量,再領到四兩銀子的補助,江枝母子這才退出縣衙。
此時天色已經到了黃昏,想到小滿和武陽還在城門口等自己。
江枝就趕緊讓二瑞去霍家藥行取回自己的老騾子。
自己則趕去繡坊賣秀才娘子的帕子。
小滿和武陽都是小年輕,不好做這種精細活。
到了繡坊,此時里面還有兩個女客在挑花樣。
江枝這急匆匆走進店來的動作嚇了別人一跳。
一個穿著耦合衣衫,戴著金簪玉鐲,還掛著一串黃桷蘭的小女子站在窗邊,正伏身看架子上的幾根帕子。
抬眼看見江枝進來,頓時捂住口鼻一臉嫌惡,嘟囔了一句:“臭哄哄鄉下婆子也進繡坊!真是晦氣!”
旁邊,看起來是婢女的小丫頭一下竄過來,把自家小姐擋住,瞪著江枝不客氣道:“你站遠些,別熏著我家小姐!”
江枝也知道自己趕了這幾十里路,再是坐車沒動,在這暑熱的天氣里也是風塵仆仆,汗流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