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真的送來,冬天可就沒有草喂了。
在這里,撕下來的苞米葉和嫩些紅薯藤,還有田中稻草,都是曬干后留著喂牛的草料。
只是儲存上有麻煩,冬天遇到雨水多,這些東西還會腐爛。
于是會把干草綁在樹杈上,晾在房頂上,生怕掛得不夠高,就沒有誰往地里埋的。
不止秦氏這樣想,其他人一樣。
田貴等人走了,徐根慶幾個還在。
這些人對江枝當村長是不滿意的,只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才低頭聽話。
這時候就在看笑話:女人啊!做事就是胡來不靠譜!
徐長明更是一種早知如此的表情:我早就說過女人當家,房倒屋塌!
本來這些苞米桿曬干還能做柴火,這就糟蹋了!
就是等田貴、徐根有那些跟著江婆子捧臭腳的人回來看見,會不會覺得他們是在當傻子。
幾個人都等著看熱鬧,還幫忙催促村人干活快些:你們都要聽江村長的話,使勁做啊,做得越多越好。
生怕村里做得慢了,會被田貴他們攔住。
苞米長得小,就連苞米桿也細,根本就不能跟現代那些高過人頭,桿粗苗壯的秸稈可比。
一天時間,五畝地就割完砍完,還踩進青儲池。
江枝讓人把池子用油布蓋好,再蓋上草簾防水。
對自己的做法,江枝并沒有對每一個人都解釋。
要接受新事物,不僅需要時間和智商,更多的是需要知識儲備。
自己沒有精力把每件事都講明白,還要每個人都懂。
現在只需要讓下面的人做到聽指揮,令行禁止就行。
也幸好此時“杠精”徐根生沒有在,若是他看見青儲,肯定要問什么叫厭氧發酵,為什么要密封……
不過江枝已經想好應付的話,若有人追問,自己就說跟家里做干菜是一個道理。
反正青儲發酵得好,飼料里還有一股酒香。
現在有徐根慶和徐長明這些一慣唱反調的人突然捧場,正合她心意,連解釋的話都不用說。
等到后半夜,安靜的村里重新熱鬧起來,進城的人終于回來了。
第194章 分糧
幾個人這一來一回上百里地,累是累,可精神抖擻。
等到村里,田貴拍著獨輪車上的糧袋輕松道:“里面都是白米白面,大家都有份。”
徐二瑞則跟江枝敘說這兩天的事情,聽到被守城兵誤會成偷青糧,還有章縣令說不得上集市銷售嫩苞米,江枝眉頭都擰成“川”字,心里頓時急起來。
一個時代跟一個時代的不同,自己可真是失誤了。
畢竟市場經濟也就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在歷史長河里,自給自足,自產自銷的小農經濟才是主流。
怎么辦?
自己地里還有那么多,總不能真的留著自己全村啃。
不過,接下來徐二瑞的話解了她的燃眉之急:“霍二小姐說明天會讓人來看看青糧!”
好!
江枝心中陡然一松,只要來看,肯定會賣出一部分。
另外,按章縣令的意思,這些東西不能公開銷售,但人情往來是可以的。
自己需要麻煩霍二小姐介紹幾個客戶。
心情愉悅,她這才問起路途是否順利的事,昨天早上的雨大不大,路好不好走?
徐二瑞憨憨一笑:“好走,沒什么,有這樣多人在,大家都很好!”
在山路上總會遇到滑坡,這些都是小事,沒人受傷就不用說。
回程時他們已經看過,山坡上方的土石滑了一大堆,堵了半邊路,已經被經過的人疏通。
小滿遺留下來的背簍還在原地,但被泥土埋過,扁扁的,里面火鐮水壺之類也被人撿走。
這里是官道,每天還是有不少來來去去的人。
可以想象,當天幾個人要是避雨真的睡過去……那可就真的睡過去了!
掰苞米,做青儲,進城賣糧,這兩天每一個人都忙累,可看到推回來的糧車,又每個都激動起來。
之前大概只有夏秀才最閑,他手無縛雞之力,所有體力活都沒有參加。
此時,卻是他最忙碌的時候。
天剛亮,糧車打開了,一袋袋的白米擺在面前。
夏秀才攤開賬本,按上面早就羅列好的名字和數目開始分糧。
開春時出過工的家庭,此時都拿著布袋排隊等著。
田桃和田小泉、田小溪三姐弟最是興奮。
爹現在已經睡覺去,家里娘正給爹燒飯,就這三個孩子來領糧。
因為田貴從第一天就在幫忙干活,他的糧也最多,拿來的袋子裝滿,姐弟需要用棒子抬。
旁邊,秦氏看得眼饞不已。
她也是來分糧的,可只分到可憐巴巴的半升,還不夠鋪袋底。
徐根慶根本就不相信江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