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可能就是逃生,逃離原本的困難,就是現在落戶徐家村的一桿人。
或是家里兄弟多,在原籍沒有田產房屋。
田貴家就是這樣。
老家兄弟七八個,干活夫妻倆有份,到分家就連一間屋子都沒有,大女兒也差點被其他叔伯偷出去賣錢,他就另尋出路。
還有家里父母身體都不好,不能長時間趕路的武陽,另外就是夏秀才這樣的瘋子。
現在這些人家種田就遇上困難,江枝這個村長帶頭的重要作用就表現出來了。
經過這些時間的了解,她叫來幾個頭腦靈活,做事得力的村民組建起互助小組。
這個詞自然是不能說出去的,只說商量事情。
可在田貴武陽等人的心目中,是江村長看得起自己這些外人。
而徐根有、徐根生等人更是認為,得給自家嬸子撐腰,別被外來戶占了上。
所謂互助組,自然是要成團體。
坐在自己大樹下斷墻邊的露天辦公室里,江枝召開第一次八人組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江枝首先宣布人事安排。
會議記錄員自然是夏秀才。
除去左膀右臂,身份多重的二瑞和小滿,其余人分別是“農技員”徐根有、田貴,“杠精”徐根生,“宣傳員”李老實,“雜工”武陽。
村里農活上的事由田貴和徐根有決定,誰家先做,誰家后做,提前準備,提前安排,統籌規劃,不用浪費時間。
兩個漢子點頭,他們正是壯年,干了幾十年農活,四季莊稼該準備什么心中早就有數。
“杠精”徐根生協助田貴兩人,要是有村民不服安排,他就負責利用休息時間去解釋清楚,比如晚上找到那戶人家,好好問個明白為什么不聽話!
干活時也有人監督,有偷奸耍滑的就攆出互助組,這個過程由李老實完成。
聽到自己的職務,李老實在旁邊笑得合不攏嘴:“江村長,我這雙眼睛可不是吃素的,肯定認真做事的?!?
在江枝的規劃下,村里土地依然是各家,但干活時互幫互助,村民自愿參加。
這種生產模式并不新奇。
村里在農忙時會相交好的幾戶人家結成對,相互幫忙干活。
也有平時去跟人換工,農忙時別人再還回來。
反正,不管怎么做,也是在人類在缺少生產力的情形下,為生存而總結出的勞動方式。
所以此時江枝提出來,聽在田貴、徐根有他們耳中并不陌生,平時也會這樣做,只不過江枝提出來的人數多一些,規矩多一些。
“把各家人手統一安排,育苗,育秧,平整母田……”江枝把春播要做的事一一列舉,旁邊,夏秀才默不作聲的書寫著。
“你們幾個也不會白辛苦,以后我會給你們一些補助的?!庇门R惨共荩o這幾個人一些好處。
田貴搓著手憨笑:“江村長不用客氣,我們也是為自己,要是誰家收成不好,其他四鄰同樣過不好?!?
徐根有也道:“嬸子別這樣說,你能借錢買糧就是大恩大德,以前……我們也要去糧店賒糧,秋收時加利息還的?!?
他本來就沉默寡言的人,從鎮上回來,整個人就更蔫了。
雖然弟弟徐根寶并不知曉自己要借錢,但王家說的那些話,還有對自己做的那些事,可以看出弟弟在王家的地位。
人家一點親戚情面都不留,這是連上門女婿都不如。
劉氏這個當娘的知道后大哭了一場,說對不起死去的丈夫。
還說這苦是兒子自找的,以后再不去麻煩他!
旁邊,徐根生又開始發問:“嬸子要給我們獎勵。
獎勵多少?我們幾人的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
要是一樣的,我們干活又不一樣。若是不一樣,能不能選?”
江枝已經知道這人的性格,也是不惱,只瞥他一眼:“徐根生,你想多了,能不能拿到獎勵還難說。
村里其他人要是不愿意一起干活,我們這互幫互助就是笑話。”
徐根生一拍木板:“這樣好的事為什么不愿意?腦子有病吧!”
他的話立即引來幾個人的怒視,這話怎么能亂說,不就是指著和尚說禿驢嗎。
旁邊,腦子有病的夏秀才已經把這些話記下來了,還慢慢悠悠說了一句:“有病……得治!”
徐根生一下就傻了:“嘿嘿,秀才,這句話不用記吧!”
事情就這樣說下來,當天,村里各家窩棚外就人來人往,互相走動詢問著。
各戶都感覺這互助很有意思。
夏母提著夏秀才拿回來的米糧,心里是五味雜陳,卻又松了一口氣:兒子病了一年多,自從被教諭扣去廩糧后,還是第一次往家帶東西。
而且自己跟兒媳從來沒有下地種田,正愁怎么挖地,現在就來了互助,以后日子也能過了。
武陽把這消息帶給自己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