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同情,又嘖嘖稱奇:“你家這情況留下來不亂跑是對的,路上可不是好走的。
不過黑夜大火你們都能活著,還能在荒山野嶺找到吃食,也真是命大了!”
向姓軍漢道:“你說的那些燒山人應該是從附近縣城逃出來的守兵。
他們平時欺壓百姓,一遇事就裹著流民破了好幾個鎮子,用的都是先用流民喊門,潰兵就藏在里面進鎮伺機掠殺。”
他是軍中人,自然清楚那段時間發生了什么。
跟江枝所想的一樣,這里的確是被潰兵放火殺人,只不過掠殺的目標不是幾百里的渝州府,而是相鄰的幾個鎮。
小滿聽得臉皮發白:“那些鎮子……人怎么了?”
“還能怎樣?不光卷走金銀,還掠走好些大姑娘小媳婦,潰兵也占了山頭當匪。
不過你們放心,現在沿途設立醫棚,就是守護官道,以后這里會有一個官辦驛站。”有人耐心解釋,甚至還透露出一些內部消息。
小滿一臉驚訝:“原來醫棚就是驛站!”
現在土匪流寇四處逃竄,新軍前方跟朝廷打戰,一時間疲于應付,沒有人力物力去追查。
為了不出現后方起火繼續混亂,保證每條官道暢通又是重中之重,于是將沿途建立醫棚。
一些輕傷員和守兵就能擔負起兵站的作用,也能讓盲目亂跑的流民滯留下來,再自愿返鄉。
當然,要是一處醫棚出事,自然有附近縣城的軍營出動剿山,真是一舉幾得。
第93章 制膏和學藝
等江枝找過來時,小滿正殷勤給幾個軍漢烤兔肉。
他蹲在紅紅的炭架邊,一張臉烤得紅彤彤的。
見到江枝,小滿抹一把汗水,趕緊給眾人介紹:“幾位大哥,我們能在山上住,還全靠我江嬸子識得藥。
現在,我們也是在給醫棚送藥才來的。”
向軍漢等人已經聽過小滿說鄰家嬸子的事跡,尤其是黑夜里用燒山躲火的法子真是一絕。
此時見到本人,也感好奇,不管年紀多大紛紛打起招呼來。
“江嬸子!”
“江嫂子!”
…………一通亂喊!
江枝被喊得手足無措,又有些竊喜。
自己幸好在這時代已經當奶奶,當奶的大媽們在哪里都是男女不分的物種,進男廁所也不用臉紅。
這時候面對這些軍漢也不擔心男女有別,可以臉皮厚著毫無忌諱:“啊哈哈,大兄弟、大侄子你們好!”
也是一通胡亂回禮,輩分也是各認各的。
年紀沒法變,這便宜不占白不占。
一番寒暄,江枝對小滿說了要晚回,不要到處亂跑惹事。
小滿連連答應:“嬸子放心,我就在這醫棚待著哪里都不走。”
江枝還不放心,對旁邊的向姓軍漢道:“大兄弟,我要幫許醫官熬藥,回去得晚些,就怕小滿在這跟其他人起沖突,還麻煩你看顧。”
醫棚實在太無聊,這些傷兵的八卦力同樣不差,前一段時間流民上山的事大家都知道。
更何況小滿還將那晚事詳細說過,正跟人討教怎樣練技藝保護家園。
現在聽到江枝托付,幾個軍漢哈哈大笑:“江嫂子只管去忙,走時過來喊人就是。”
他們也正手癢,隨便指點小滿打發時間。
小滿帶來的十幾雙草鞋非常好,也被幾個雜工分了,只是沒給錢,而是給了一床嶄新的厚被子。
十幾雙草鞋最多能賣個百十文,平時是買不到一床被子的,更何況現在。
不過看這些雜工的意思,這大紅緞面的被子就是“撿”來的。
什么時候撿的,怎么個撿法就不得細問了。
快到下午了,說好要接娘回家的徐二瑞也出發了。
走到半山還沒有見到人,反而遇見好幾個摘紅子充饑的流民,其中還有他見過的李老實。
徐家村的流民怎么到這樣遠距離了?
徐二瑞腰上帶著刀,背著一個空簍子,警惕看著這些人。
不行,得趕緊告訴春鳳嫂子和巧云,要她們防備著有人下手。
可就在他考慮是下山接娘,還是趕緊回去告訴家里人時,就被人攔住:“哎!大兄弟,你這是到哪去,回去吧,把家看著就是!”
“回去?看家?”徐二瑞盯著這兩個采紅子的“流民”。
“回去,不用下山!”
………………………………
醫棚里,經過六個小時的煎制,一鍋枇杷葉膏終于開始收尾。
江枝熟練用銅勺攪動濃汁,防止黏鍋焦化,一直煉到稠濃,取少許滴在草紙上,汁凝紙面,沒有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