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來張草紙上是藥名,也就只有二十多個字。
看著這個陌生的東西,平時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都陷入沉默。
讀書對他們來說,就是做夢也沒有夢到的事。
小滿一臉迷糊:“江嬸子,我們只需要醫(yī)棚說什么藥就行,不需要認字吧!”
江枝嚴肅道:“三四種藥你還記得,三四十種呢?還有交換的東西若是提前支借,需要打欠條呢?十天半月才結(jié)一次賬又怎么算?你的腦袋記得住這樣多嗎?”
小滿被問得一愣一愣的,只能撓著腦袋嘿嘿笑。
會識字有知識,在任何時候都是稀缺資源。
尤其是在基本上都是文盲的大燕,能意識到讀書識字重要性,還為之付出努力的人不多,民間什么事都習慣口口相傳。
像小滿,徐大柱、徐二瑞這樣的男孩難得有上學的,巧云春鳳這樣的女孩子就更沒有讀書機會,當然也包括原身。
難得有現(xiàn)在這學習機會,只要能識百個字,就不會被人誆騙。
巧云有些扭捏:“娘,我要帶孩子,能不能不學了?”
她看見那些墨疙瘩就頭大。
“學!我這樣大的年紀要學,你更要認真學,以后彩霞的識字還得你教她!”江枝嚴厲道。
不是自己在苛待兒媳,雖然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現(xiàn)實生活中媽媽總會在孩子教育上付出更多。
要是媽媽自己不想學,也沒有學習重要性這個心態(tài),又怎么去引導孩子。
巧云低下頭不再說話,只抱緊熟睡的小彩霞點點頭。
旁邊,春鳳抿緊嘴唇,她也怕學。
可江嬸子剛才說了,當娘的會識字才能教孩子,自己以后也要教妮妮。
徐大柱斜躺在一張木板上:“嬸子說得對。
以前我去鎮(zhèn)上賣炭,斤兩合不上,人家說多少就是多少,拿著賬單給我看也不認識,要是自己認字,就不會吃這些虧。
小滿,二瑞,我們一定要好好學。”
春鳳抱著妮妮,扭頭一笑:“大柱哥,我們比一比如何?”
第86章 五花肉變滾刀肉
一個互相比拼的識字班正式開始。
白天,各忙各的活。
梯田的稻谷由小滿爺和春鳳照看著,兩人還會抽空慢慢砌建梯田。
徐二瑞和江枝收集樹葉慪肥,另外找合適的泥土石頭,還要順帶采一些草藥。
小滿則負責巡山,防止流民偷摸著過來,遇上就會攆走。
再布置陷阱抓一些野雞野兔,他還發(fā)現(xiàn)野豬有回轉(zhuǎn)的跡象。
不過翻過埡口的那條水溝顯然給野豬群留下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讓野豬始終不敢過來。
徐大柱留在家里,小滿爺給他做了一個簡陋的木椅子。
可以依靠著被褥坐起來,只是腰上無力撐不了多久,需要綁上布帶固定身體。
徐大柱覺得有這樣的效果已經(jīng)很滿意了,自己可以坐起來,可以漬麻紡紗,可以打草鞋,可以做很多事。
晚上,小滿爺早早在院里燒起篝火,大家又聚在一起說笑一陣。
江枝把草藥找回來,大家每天認一種藥,也認識一種藥物的名字。
學字的人里,結(jié)果最好最快的是巧云,除去小滿她也最年輕,第二是春鳳。
都說為母則剛,怕以后耽誤孩子,兩個媽媽是拼了命在記。
而且每天被婆婆夸獎一次,巧云抱著小彩霞走路都抬頭挺胸,對老是出錯的徐二瑞也敢大聲說話。
接下來才是徐大柱和徐二瑞,小滿則是連續(xù)幾天出錯,說是單獨一個在山上忘了學。
被小滿爺罵幾句,他也不惱,嘿嘿笑著說以后認真。
十幾個藥名很快就學完,江枝沒出聲,自己悄悄用炭塊在紙背寫了其他藥名混進去。
日子一天天平靜過去,轉(zhuǎn)眼山里的秋意開始顯露出來。
依然是滿山蒼翠,但其中一些樹木在開始變黃,葉落飄飛,層林盡染。
山坡上的瓜菜沒有了,只剩一些老葉枯藤,地里的棉桿也已經(jīng)禿了,上面葉子一部分是枯黃,一部分是江枝打下去的。
棉花種植一直是江枝在管理,現(xiàn)在桿上還剩零星幾個棉桃。
趁著秋雨還沒有來,收最后一批棉花。
江枝把所有棉花棉桃都摘下來,就準備拔桿清地。
拔棉桿是個技術(shù)活,根深桿粗,力氣小了拔不動,力氣大了站不穩(wěn),而且還是在這斜坡地上,一個不小心就要跌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