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如今是江枝的擁躉,感覺江嬸子說的方法就是好用,就比如前面避山火,現在的撿肉。
江枝笑著道:“行,你們明天就自個去再撿一撿,我還有其他事,你們就是要小心著別走到火場里去。”
白天在山里走一圈,她才看清楚山火的狀態和規模。
這次山火看似一起,其實是從村里和山下窩棚兩處火源。
村里火燒去的是另外一座山峰,這也是最早發現村里起火,但沒有聞到煙味的原因。
而直撲自己所在區域的就是后來流匪殺人放火引燃的。
風大直線距離近,直接燒上頂,而自己和小滿家好巧不巧就在這條火線之中。
當時黑燈瞎火,又濃煙滾滾連路都找不到,不敢瞎跑才這樣無助,若是換成白天自然可以尋到正確方向避開。
除去這兩百多米寬的過火區域,其他林子沒有影響,只擔心另外一座山峰還沒有熄滅的火燒久了會蔓延過來。
明天小滿他們還想再挖幾個兔子洞,江枝讓他們去折騰。
雖然棚子被燒了需要趕緊修,但能撿肉就這一兩天時間,久了那些燒死的動物會臭,還是填肚子要緊。
第21章 地瓜藤、折耳根
第一天的收獲除去吃一部分,剩下的肉兩家平分。
本來小滿爺說他家不要。
能得來這些肉是江枝的主意,他家就出小滿一個勞力,還是全家跟著吃,早就吃過量了,不能再占便宜。
江枝卻道:“既然長庚伯已經說過以后什么事都聽我的,現在分肉也得聽,等熬過這難關再講以后的事。”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小滿爺爺奶奶不是偷懶耍滑頭不做事。
兩人年紀大了,要在這陡峭的山地上走來走去很危險,而且家里有病人有孩子需要兩人照顧。
徐大柱沒有患褥瘡,也是因為半個時辰就要翻身的原因。
另外小滿也很懂事,總是搶著干活,這一點讓江枝很滿意。
講規矩是好事,但太過計較就不好了,大家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
分了一半肉帶回來,零零碎碎的五六坨,也就三四斤的樣子。
說實話,野貨并不好吃,就好像野菜一樣,都是現代已經吃飽飯的人,為了那點新鮮感才倒騰的說詞。
若是野雞野豬肉好吃,農學家們何必辛苦培育優良品種。
餓著肚子沒油水,天天野菜充饑時,一張臉都吃成菜色,才不會說美味。
野雞野兔更不會為滿足人類口感,就長出一身肥瘦相間的肉。
肉質沒有脂肪,如果沒有大量油和調料就沒法紅燒,燉著吃又非常柴。
這當然也怪江枝曾經去過號稱沒有一只兔子能離開的四川,才能這樣挑剔口味。
對徐二瑞他們來說,這些野味就是難得的肉食,是能救命的口糧。
江枝準備將這些肉做成熏肉,以后做肉干應急。
當晚,燒缺一間房,一家三口又湊合著擠一間。
巧云和江枝睡炕,徐二瑞抱了干草睡地上。
年輕就是好,吃飽喝足倒下就睡,兩人很快就響起鼾聲,江枝卻反復睡不著。
白天大家都沒有提山下村里,可那兩具尸體就這樣擺著暴尸荒野,不能入土為安,總感覺過意不去。
“唉!你們成了冤魂野鬼,可要找準仇家下手,我們有心幫你,奈何現在亂世不允許,只能以后給你們收斂骨頭時,多燒些元寶紙錢。”
江枝不能為兩具尸體讓山上兩家人陷入危險,又為那些冤魂叫屈,在心里念叨一陣,終究還是睡過去。
第二天一早,吃過飯,小滿就來找徐二瑞去撿肉,江枝再三叮囑兩人不能下山,更不能進火場。
這些話小滿爺也對小滿叮囑過,江枝得到保證這才放他們走。
兩個男孩子出門尋找食物,江枝也準備出發。
雖然開荒修房都很急,但她還需要再找一些其他能吃的東西,家里有糧心里不慌,才有心情搞基建。
這處山脈連綿幾個山峰,被村里人習慣叫五峰山。
山上除去風化的石崖,多為黃土加礫石,土壤貧瘠,所以是耐旱耐貧瘠的青岡樹為主,間雜一些灌木雜樹。
遇上少有的缺雨長冬,到現在還是一片枯敗的荒涼。
沒有什么人參靈芝可以撿,也沒有野菜能挖。
但山峰間有山澗小溪,還有一些沖積出來小淤地,比起植被單調的山林,靠水的植物就更多樣性。
之前江枝從小滿爺那里對這片山有了大致了解,于是先是找到干涸大半的水溝,再沿水邊向山里走。
這里以前偶有人出沒,尚有一條小路可行。
水溝兩邊的山崖剛開始還是枯草,漸漸的石壁上多了一些綠色。
那是攀附在石頭上的匍匐藤蔓,卵圓對生的葉片稀疏分布在地藤兩側,干干的伸展出來。
江枝隨口就叫出它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