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只雞從油鍋里撈出來后,再斬成小件,將糯米墊底,雞肉雞皮在上,分塊拼成整雞的樣子。
吃的時候,下面的糯米飯和上面的雞肉雞皮一同納入口里,脆的雞皮和軟的糯米飯同時在嘴里咀嚼,形成的口感差異非常奇妙,但又能融合到一處,炸雞香酥脆嫩,汁水迸發,糯米飯顆粒分明,余味勻長,再加上糯米飯內豐富的輔料,這一口下去,不啻將山珍海味全放在舌頭上一次性全吃過了。
雞肉斬件之后,香氣已經溢得整個廚房都是。
燒臘部的主管張兆良負責最后的擺盤整理,他用胡蘿卜雕刻了一只鳳頭放在盤前,將糯米飯和雞肉塊擺好,后面是蒔蘿和紅椒擺出來的鳳尾。
“bb,”宋裕明主菜做完就可以下灶位了,后面的交給其他炒鍋:“這么早?不是還要去醫院?”
周圍都是人,張兆良在他們背后翻了個白眼,把脆皮雞遞給了傳菜,然后領著其他人散開。李添瞪著師父,宋裕明只是笑,仿佛完全不在意。
“剛好你來,我有事情要跟你說。”宋裕明帶著太太往樓上走,準備去包廂敬酒:“剛剛和總工會的主席聊,他的意思是,希望把我們那個流浪漢的項目擴大,做成一個示范性的案例,聯合整個餐飲協會,由荔府帶頭。我是希望你能來主抓這個項目。”
荔府一直有一個“剩飯剩點資助流浪漢”的公益慈善計劃。
就是賣剩下的點心和熟食,交給總工會下面的社工機構,免費分發給市區里面的流浪漢,尤其是在冬天比較冷的時候和春節期間,荔府基本上每天都會有大量食物送出去。
李添一直很喜歡這個項目:“擴大的意思是……”
“到時候總工會會組織開會,協會幾個大的單位都會加進來,建立統一的食物集合渠道,給到街道下面的社工機構,由社工建立資助單位名單,發給流浪漢,清潔工、外賣員、出租車司機……夏天送清涼,冬天送溫暖。”宋裕明解釋:“我們畢竟經驗比較豐富嘛,你這幾天抽時間做個提案,開會的時候可以分享一下我們的做法。”
“這是應該的。我們是不是現在門店門口也有固定點給清潔工送點心?”
“春節的時候有,春節過了就撤了。”
“倒是可以考慮變成固定點,如果放在大門口不太好看的話,可以放到后門,或者停車場那邊,不影響正常的食客進出。”
“你來把控吧。你覺得好的,我們就做。”
李添趁著進電梯沒人,俯身親了一下師父的臉頰,親完了才拍腦袋:“糟糕,忘了忘了。”
他忘了稱云吞。客人還等著呢。
電梯關門前他抓住了一個小學徒,讓他去點心房稱5斤的云吞給前廳的奶奶。敬完了酒,他想著客人估計要等著急了,他到前廳去安撫兩句,但是沒找到人。
前臺小姑娘知道他在找誰:“奶奶剛剛走了,已經拿到云吞啦,您放心吧。”
李添有點懊惱。他還想著好好送她走,十幾年的老客人,沒能多說幾句話。
以后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見面了。
這時候是晚市的高峰期。前廳排隊等位的人摩肩接踵。
前臺小姑娘一邊迎客一邊為客人們分發排隊號單:“請還沒有取號的各位在這里取號排隊,看電子屏叫號。第一次來的客人們請不要著急,可以先進園區游覽觀賞,如果等位三十分鐘以上,我們會贈送水果和零食的。謝謝大家配合。”
李添順著大門口外面的車水馬龍望了望,確定沒看到老人的身影才嘆了口氣轉身回去。
作者有話說
老的客人們離開,新的客人們進來,荔府會一直在的~
第45章 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星期一李添休息。
他睡得晚了點,近中午才起床,想把院子里草坪的草修一修。宋裕明給家里買了除草機,還是嘉丁拿牌德國原裝進口鋰電動的,但是買了之后就一直放在家里沒有時間管,每年都是等到年尾了請專業園丁過來修。
李添昨天晚上特意記得給電池充了電,早上興致勃勃地把小除草機拿了出來,按著教學視頻里面裝好手柄和電池,但就是開不了機。
他反復檢查機子,電池拿出來又放進去,機子沒有一點反應。他給品牌客服打電話,客服說機子可以寄回去德國維修,但是聽到維修費和運費的李添敗興地掛了電話。
沒修成草。
他有點失落,像期待了很久的游戲局被放了鴿子。
鐘點工看到他扁著嘴不高興的樣子,把早飯端出來放在遮陽棚下面,笑道:“先墊一墊。機子常年不用,是容易壞的。過一會兒我讓物業找個維修師父過來看看,說不定不是大問題。”
李添看著蒸籠里面精致的南瓜金沙包,總算還有點胃口。
人總要吃飯的。吃飯比什么都重要。
他拈起一個包子塞到嘴里咬一口,停住,把包子里面流動的金沙吮進嘴里,滾燙的甜膩的濃稠的金沙從舌苔上面流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