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添瞠目結舌。
好家伙,趕上倫理劇了。
宋裕明笑著捏捏他的臉蛋:“也只有bb你是真的來上課進修的。”
李添眼珠子滴溜溜地轉:“那您來進修的時候,是不是也認識了不少紅顏知己?您那么優秀,應該也很受歡迎吧?”
如果不是深知小徒弟的性格,宋裕明會覺得他是在吃醋。可能也真的是有一點在吃醋,但是絕對不多,他更好奇的是宋裕明受不受女性歡迎,抱著一種聊八卦的心態。
“也確實收到過短信約我出去吃飯或者喝咖啡,但是談得上追求的沒有。有一個現在我們還會聯系,她現在在人事局下面的服務中心,我們每年評職稱都要找她的,所以才常聯系。”宋裕明解釋。
李添其實還有一個問題,那為什么您要來接我?
但他不舍得問了。老家伙雖然虛偽,不過看他壓力大又忙碌的份上,就不要揭穿他了。
李添笑一笑,伸手過去,把自己的手覆蓋在他放在檔位的手背上。
快過年之前,黃小鳳想起來保險公司今年還有一次免費的體檢沒做,就決定在年前做了。
結果出來ct顯示肺部有一塊實質性陰影,醫生僅憑片子不好判斷是炎癥還是腫瘤,鑒于黃小鳳說自己是做餐飲行業的,常年在油煙重的環境下作業,而且手術指征也達到了,醫生建議盡早做手術切了。
黃小鳳惴惴不安,她沒第一時間告訴兒子,換了另外一家醫院的胸外科去看,醫生還是跟她說建議切。她找了第三家醫院,掛了專家號,問專家能不能保守治療,專家說你這個做微創很快就做完了,現在技術已經很成熟,沒必要太擔心。
黃小鳳于是去了熟悉的中醫院,中醫給她開了一個月的藥,讓她先喝著。許英紅下班回家就看到廚房里多了一個電子紫砂煲,里面咕嘟咕嘟一股子藥味,問是什么藥,黃小鳳就說是體檢出來肺不太好,開了中藥調理。
許英紅看著那一大袋子的藥覺得不太對勁,給李添打電話。李添就問母親要了體檢報告,黃小鳳還不太高興,讓他不要操心,李添越聽越覺得不好,干脆帶著宋裕明回了一趟家。
“沒必要,”黃小鳳堅決否了手術的選項:“中醫都說可以調理為什么一定要做手術?”
李添苦口婆心地勸:“如果是腫瘤,發展下去很麻煩的。當然是越早切了越好啊。”
黃小鳳呸了一句:“你不要咒我。我好好的,怎么會是腫瘤?”
李添頭疼得要命:“媽,我們這一行本來肺病患病率就比其他人高的,這不是你說好好的,它就沒事的。您要相信專業醫生的判斷。”
“我是看了中醫啊。”黃小鳳說不下去了:“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你不要管。”
李添沒想到會在這個事情上和母親出現分歧。他無奈地看向師父。
宋裕明說:“要不這樣,馬上就要過年了,現在就算做,還要住院、復查,說不準要搞到年在醫院里過,那多不好。我們過年是最忙的時候,阿姨住院我們肯定沒辦法照顧周到,醫院還喜歡在年前把積壓的手術都趕緊做完,這樣趕工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如果阿姨沒有很不舒服,我們就過了年再去做一個更詳細的檢查,然后再討論決定。”
雙方各退一步,于是只能先這么安排。
第42章 我現在很幸福
每年從臘八開始,荔府就會進入“備戰”狀態,直到年初四,原則上后廚是不允許請假的。
今年本來就是疫情過后第一個全面放開的春節,包廂的預訂早兩個月前就已經滿了,大廳的位子連初一的晚市都已經排到了第二輪。宋裕明從一個月前就開始預訂食材、研究年菜的菜單、雇傭臨時幫工……盡管所有工作都提前做了,年節還是很瘋狂。
李添除夕那天晚上就忙到了十一點多鐘才回家,勉強是和母親守了個歲,然后睡了三個多小時就接到馮廣安的電話,說是點心部的烤爐溫度很明顯不夠,工程師回家過年了找不到人修烤爐。凌晨四點鐘,李添就從床上爬起來給馮廣安滿市里找能修烤爐的師傅。
師傅和李添最終在六點鐘都到了。李添被吵醒反正也睡不著了,干脆就回來上班。走之前黃小鳳給他的小背包里塞了一包油角,讓他記得吃。他把油角分給了點心部的人,剩下兩顆一顆給自己,一顆給了睡在辦公室里的宋裕明。
初一的早茶人滿為患,一直持續到了中午三點多才結束,因為五點半就要開始晚市,所以基本上中間沒有休息時間,馬不停蹄就開始準備晚市。
后廚的切配還人手不足——年前本來就是學徒和切配們辭職的高峰期,很多人都是拿到了年終獎后立刻就甩辭職報告,回家過完了年再回來重新找工作。即使臨時調配人手也還是不夠。
盧夏小朋友除夕那天干了整整十四個小時,回家洗了個澡,瞇了一會兒,吃了個早飯,第二天早上又是八點半就到了,水都不舍得喝就開始干活——他不僅要負責備菜,還要管出庫食材,中途找個五分鐘上廁所的機會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