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兩相疑(一)
(1)
春去秋來,一眨眼時間便過去了半年。這期間陸景瓏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她剛剛認祖歸宗的四弟身上,想將他培養成一名合格的皇位候選人。
這委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她這剛滿十歲的幼弟此前一直跟在李沐麟身邊做藥童,閑散慣了。就算此時搖身一變成了皇子,也還是一樣的不求上進。
陸景瓏自認為帶孩子很有經驗,畢竟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是做姐姐的。可碰上陸雁霖這種陽奉陰違的狡猾小子,她軟硬兼施的手段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每當看到他交上來亂七八糟的文章,陸景瓏都只能在心里嘆一口氣,想著和小霖比起來,當年的阿黎簡直算是模范乖寶寶了。
如果他不是程燕回的話,他們之間或許不會是這個結局。
立冬那日,西北前線傳來戰報,昱國軍大敗于北齊,邊疆失守。
消息一經傳回,滿朝皆驚,主戰派與主和派成日在大殿上當著皇帝的面吵成一團。沒過多久,京城爆發時疫,為本就不容樂觀的局勢雪上加霜了一把。內憂外患之下,主和派占據上風,因二皇子陸雁云封地寧州距離北齊最近,議和之事便落到他身上。而奉命把這道圣旨傳去給二皇子的人,就是季玄。
皇帝此舉或許是要給陸雁云一個戴罪立功重返京城的機會,蟄伏已久的二皇子黨也重新開始蠢蠢欲動。可陸景瓏暫且沒心思管這些,因為昱國輸的那場戰爭,秦禹是主力將領之一。他身受重傷,是被手下拼死救回來的,至今仍處于昏迷狀態。
秦禹是秦氏子弟中最出色的一個,他傷了或是死了,無疑都是對秦家的一次重大打擊。
饒是如此,朝中卻依舊少不了對秦禹及秦家的討伐之聲,認為本次戰敗秦氏將領應負主要責任。以秦家現任家主、鎮國大將軍秦霄風為首的一眾武將均被降了職,朝中各派人馬再度迎來一輪洗牌式的大清洗,連帶陸景瓏暗中積蓄多年的勢力也被削弱不少,大不如從前。
偏在此時,季玄帶著與北齊達成的議和條件回來了,并在朝堂上呈于圣上。其中有一條,是要求將大昱的二公主陸景瑜,嫁與北齊王為妃。看書請到首發站:y es esh uwu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陸景瓏正在秦家探望剛剛醒轉的傷員——她那表弟秦禹身上大大小小刀傷無數,差一點就見了閻王。好在是年輕,經過多日調養,剛能起身自主吞藥咽食,一聽到珍珠的匯報,頓時急怒攻心,張口罵道:
“荒謬!那北齊王都六十多歲了!怎可將阿瑜嫁與他去……咳咳咳……姓季的就是陸雁云的一條走狗!這一定是陸雁云在背后指使的!”
他情緒過于激動,話未說完已是又咳又喘,嘴角溢出殷紅血沫。
“小鷹,別說了,還不快躺下!”陸景瓏雖也是被這急訊攪得心亂如麻,面上卻并不顯露,只是凝眉喝止了掙扎著想要起身的秦禹。
“阿姊……”秦禹在外已經是久經沙場的少年將軍了,只是對著陸景瓏時,仍不免流露出些許無助的神色,氣虛道:“怎么辦……不能讓阿瑜去北齊啊……”
“別急,阿姊來想辦法。你好好養傷,切勿妄動。”陸景瓏的聲音堅如磐石,手掌安撫性地撫上表弟的腦袋,“放心,萬事有我。”
(2)
陸景瓏在外奔波到深夜才回府,臉上的神情前所未有地冷肅。事情比她想的還要棘手:皇上已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同意了和親之事。君無戲言,要想請他收回成命,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一個月后,陸景瑜十五歲生辰已過,就將被送往北齊。國與國間的博弈殘酷而現實,若是能用一個癡傻的公主換得天下太平,對皇帝來說這絕對是一筆不虧的買賣。
陸雁云這手確實陰狠,一下便捏住了她的七寸。不,說不定這主意也不是陸雁云想的……
陸景瓏想起那晚季玄對她說的話,驀然勾起唇角冷笑起來。
他說:“景瓏,你身上軟肋太多了。”
北齊要求和親的消息是季玄從寧州帶回來的,不論是被指使的抑或是主動提出的,他鐵定脫不了干系。
或許真如秦禹所說,他和陸雁云沆瀣一氣,故意想以陸景瑜來要挾她。
畢竟他是最清楚她身上軟肋在哪兒的人。
陸景瓏獨自在房中來回踱步,腦中閃過無數念頭:找替身代阿瑜去和親呢?不,易容術并非是長久維持之計,整個羽衛除她以外只有寥寥數人精通于此,且都是照著她的模子從小訓練的,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找到能完美模仿陸景瑜的人根本不可能。
或者派人去暗殺齊王?
……更不現實了。
想到這兒,陸景瓏捏住眉心長出了口氣,再一次感受到了她已經很長時間未曾有過的無力感。
說到底,她手上握著的權力還是不夠,就連自己的親妹妹都護不住。
房內的低氣壓太明顯,仆役們全都噤若寒蟬,生怕觸了主子的霉頭。過了許久,陸景瓏才開口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