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小并不避諱回答這類問題,早晚得讓大家知道的事兒,還是先說明白比較好。
不是她小心眼兒,也不是她多心,知青院里還有一位對她虎視眈眈的綠茶女主,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著了她的道,如果有關她的事由她嘴里說出來,還指不定讓她加多少料,到時候恐怕其他人對她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秦小笑著道:“我父母為救礦上物資犧牲了,我還沒成年,家那邊又一個親人都沒有,就想著回老家。
正好有下鄉政策,我就想干脆回老家當知青,一來是回家替父母盡孝,二來是響應國家號召到鄉下去,和農民兄弟在一起,所以我就求了我們礦上的領導幫忙,結果也是我幸運,正好老家這邊需要知青,所以我就來了。”
蘇云聽完后點點頭,看秦小小的眼神里多了抹同情。
父母都死了,不回老家她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姑娘能去哪兒?
回老家還有人照顧,要是她一個人……嶴
結果可想而知,恐怕不會有好下場。
其他知青也跟著點頭,見秦小小態度溫和有禮,于是也跟著一起問自己想知道的信息。
“村里有木匠嗎?”
“有的,村東頭老李家就是木匠,李大爺一手的木匠活,連縣里都時常有人找他打家具,聽說縣里的姑娘出嫁,誰家有李大爺打的家具,別提多有面子了。”
“村里有小學嗎?”
“有的,前些年就有了,有兩位老師還是咱們院的知青,村里也有高中生當了老師,好像也是兩位。”
“下地辛苦嗎?是不是很累?”嶴
“那當然累了,但我實話實說,我沒下過地,具體有多辛苦我是不知道的,但看我爺我奶他們每天累到不想說話就知道這地里的活不好干。”
“你看我們能掙滿工分嗎?”
問這話的是鄒京,秦小小滿眼復雜回望他,“也許吧,但一開始不會干活的恐怕是掙不到滿工分的。
我們大隊分十個小隊,一到三小隊是掙十工分的,四到十小隊依次往下遞減,最少的是第十小隊,只有三個工分,但這個小隊里都是些孩子,幾乎是沒有大人的。”
“掙十工分的都干什么活?”
“干的全是最苦最累的活,像翻地、播種、澆水、插秧這些,到了秋收十工分就更不好拿了,人家割麥子只割半畝到七八分地左右攏就行,掙十工分的最少一畝地起步。”
眾人聞言倒吸一口冷氣,全都傻眼了。嶴
一畝地?那么多的嗎?能完成嗎?
秦小小看了眼眾的臉色,接著打擊道:“其實一個年輕女人在秋收忙時只要肯受苦,也是能完成的,手快的甚至能割完一畝二分地也不說不準。”
像她大娘就能一個人完成一畝地,但她大娘不是一到三隊的,而是七隊的,家里有錢,壓根不用她那么賣命干,掙點工分意思意思就行。
像她奶奶是八隊的,一天拿五個工分,不但不夠數,到了秋收還得倒搭錢。
像她奶奶這樣的老人在秦家溝有很多,多少出去掙點,但絕不會因為要去掙工分而累到自己,得不償失的事兒她們才不會干。
這些老太太精著呢!
第21章
秦海夫妻
見大家問的差不t多了,秦小小溫溫柔柔地道:“大家還有什么要問的嗎?”誗
眾人互相看了一眼,誰也沒說話。
秦小小見狀笑著站起身,“我還要去我爺我奶那吃晚飯,有什么想問,等我回來再問吧。”
說完,秦小小就去洗漱去了。
耽誤了半個小時的工夫,但收獲卻不錯,雖然沒想和這些知青走太近,但畢竟未來幾年都要住一起,還是別把關系處的太緊張比較好。
這樣平常心相處最好不過,只要別有人鬧妖,她還是很愿意和他們友好相處的。
洗漱過去,秦小小回屋又換了條布拉吉。
明天過后就要下地掙工分了,難得有機會穿裙子,還是先過過癮吧。誗
穿著漂亮的黃色布拉吉,秦小小慢悠悠地從后門出了知青院,沿途還看了看秦家溝的風景。
秦家溝村民們住在通往下一個村子劉家村的必經之路上,整個村子的住房就是沿這條小路而建的,而屬于秦家溝的農田就在這些屋子背后,穿過農田就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距離秦家溝最近的山叫貓兒山,貓兒山后面還有一座因像兩只貓耳朵而得名的更高的貓耳朵山,這是一座兩座高大山峰連接而成的大山,兩座大山在半山腰處分開,和前面的貓兒山連成一體。
貓兒山地勢平緩,海拔在六百四十多米,而貓耳朵山海拔在一千二百三十米左右,山峰挺拔陡峭,被茂密的松樹林覆蓋,遠遠望去只覺更加兇險。
因長年鮮少有人進入貓耳朵山,因此山內藥材豐富,山貨就更多了,像秦家人每年都是進入貓耳朵山里找山貨,從來不和村里人爭貓兒山的東西。
雖然危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