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皇上的恩典,奴才的榮幸。”容九喑俯首。
隋宗風搖搖頭,仰望著那張清雋無雙的容臉,未能在容九喑的臉上瞧見任何的情緒波動,有些話到了嗓子眼里,突然間就卡住了,怎么都吐不出來。
“罷了!”隋宗風擺擺手,“你下去歇著吧,今晚宮宴……莫要辜負。”
容九喑行禮,“是,奴才告退!”
音落,人已退出了房門。
外頭早已沒了林不寒的身影,只立著一人,當朝丞相長孫拾。
見此,容九喑行禮,“丞相大人。”
“容大人一路辛苦。”長孫拾不溫不火的開口。
容九喑報之一笑,“為皇上盡忠,為國效命,應該的。”
語罷,轉身離開。
長孫拾站定,目光幽邃的盯著他的背影……
第972章 無能的皇后
稍瞬,長孫拾回過神來,緩步踏入了御書房。
關于今晚的宮宴,自然有貴妃娘娘操持,畢竟皇后病了,這會協理六宮之權已經落在了貴妃的手里,縱然那如此,長孫拾身為外臣,到底是不方便過問后宮之事。
“臣叩見皇上!”長孫拾行禮。
隋宗風揉著眉心,“丞相是為后宮之事而來?”
“臣不敢,臣身為外男,豈敢插手皇上的后宮之事,皇后娘娘病著,這后宮之事自然需要有人料理。”長孫拾畢恭畢敬的回答,“臣無異議。”
隋宗風抬了一下眼皮子,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幽幽然嘆口氣,“朕知道,其實你心里也是怨朕的,當年要不是朕……”
“皇上萬歲!”長孫拾跪地磕頭,“臣惶恐,臣從無此意,請皇上明鑒。”
明鑒嗎?
有些事情似乎早就不需要說太清楚,因為早就說不清楚。
詭異的氣氛在流轉,終是隋宗風開了口,“罷了,后宮之事,朕也不想多說。”
現如今的后宮,除了皇后就是貴妃,皇后病著,交由貴妃處置后宮事宜,也是理所當然,縱然是長孫家有所異議,但也挑不出錯處。
“臣此番前來,不是為了后宮之事,那是皇上的家事,臣此番前來是因著文武百官言及三皇子之事,邊關一行,三皇子功不可沒。”長孫拾伏跪在地,“皇上自該論功行賞。”
話沒有說得很直白,但也算是直白。
隋宗風不是傻子,聽得一清二楚,也想得明明白白。
“皇后也是有子嗣之人。”隋宗風淡淡然開口。
那才是與長孫家血脈相連的人,是以就算長孫家要立太子,要扶持儲君,也該是皇后膝下的那一位,而不是這會跪在地上,要給貴妃之子請功。
這是想告訴他這皇帝,丞相是個公私分明之人,所行之事不存在徇私,坦蕩之間,無愧于天地與世人。
如此一來,倒顯得隋宗風這皇帝,私心多疑。
不過,隋宗風倒是無所謂,他與長孫家的恩怨情仇,早就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留著長孫家,只是心里還有那么一份愧疚,且長孫拾為丞相多年,倒是威望頗高,在百姓之中亦是名聲端正,確實沒什么可挑的。
至于皇后……
庶女罷了!
皇后是皇后,長孫拾是長孫拾,同父異母,終是不同心。
“皇上明鑒,五皇子尚且年幼,擔不起重責大任,雖是皇后所出,但皇后愛子,未有磨礪,來日如何……尚未可知。”長孫拾言辭懇切,倒是沒有太多的情緒的波動,仿佛說的是實話,“臣非妄言,自公主行徑便可知一二,對于皇后宮中的皇子與公主,理該多加約束,方顯皇家體面。”
隋宗風頓了頓,忽然笑出聲來,“你這話倒是有幾分訓斥之意。”
“皇后為長孫家所出,一言一行皆代表皇家,也代表長孫門第,長孫一脈當恭敬尊上,當謙遜待人,為世族典范,豈敢壞了清名。”長孫拾磕頭,“臣出言不遜,但句句所言皆是心中所出,皇上英明,必能明白臣之忠心,長孫家對皇上對大夏絕無二心。”
隋宗風彎腰,將長孫拾攙起,“朕與你還有……是一起長大的,你秉性如何,朕心里清楚,方才也只是隨口一說,莫往心里去。”
“臣不敢。”長孫拾俯首。
隋宗風又道,“朕是相信丞相的,否則也不會予以重托,讓你執掌百官之首的位置。朕也明白,其實你們對東輯事諸多異議,只是礙于朕在前面,不得不加以收斂。”
長孫拾垂眸。
皇帝,什么都明白。
“可朕也有自己的無奈,大夏幅員遼闊,多少境地朕鞭長不及,只能讓林不寒去做,去壓著。”隋宗風嘆口氣,“丞相也該體諒朕的難處。”
長孫拾行禮,“吾皇萬歲,自英明神武,心有謀算。”
“三皇子之事,朕會妥善考慮,眼下就不必滿朝文武多費心思了,朕還沒老,還沒躺著動不了,有些東西不是你們該肖想的,就把心思收起來。”隋宗風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