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瑁氣急,“你說什么?”
“沒聽清啊?”楊巖重復一遍,“說你們蠢呢!”
“真以為我們什么都不知道嗎?”楊鶴歸扯了扯唇角,“不管你們想對溫家那丫頭做什么,可惜都要讓你們失望了,明日他們就會離開遇龍關,你們做什么都不成了。”
聽得這話,兩兄弟登時愣了愣。
離開……
“小丫頭不該留在這里,不管是什么身份,也不管你們想做什么,想利用什么,諸事到此為止,我也不會去追問,免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楊鶴歸把話撂下,“知道得越多越沒有好處,我都活到這般年歲了,何必去趟那些污水?”
夜西凝眉,似乎有些看不懂眼前的楊鶴歸,“還真是讓人意外。”
“讓人意外的事兒多了,又不是只有這么一件。”楊鶴歸負手而立,“我只要守住這遇龍關,這一輩子便算是無悔無憾,何必要多生事端?”
夜西沉默不語,在他看來,楊鶴歸此舉是最明智之舉。
可心里想著卻也是不甘心,畢竟楊鶴歸無所求,自己可就要倒霉了……
敵人欲壑難填,自己才能有利可圖。
“楊將,軍難道沒聽說過一個詞兒嗎?”夜西緩過神來,不溫不火的開口,“功高蓋主!你自認為守住了遇龍關便成,可是山高皇帝遠,你在遇龍關擁兵自重,帝王真的會對你放心?”
楊巖一聽這話,心里就不舒服了,本身三皇子來了一趟,他們便諸多猜忌,現如今還被戳破了窗戶紙,誰心里能舒坦?
“三皇子出現在這里,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夜西繼續開口,“皇帝不信任你們,稍有不慎,便是滿門皆誅。聽說楊將,軍的家人還在上京待著,您就真的不擔心,皇帝會拿他們下手嗎?”
楊巖咬著牙,“你閉嘴。”
“讓說話的是你們,讓閉嘴的還是你們?”長瑁仿佛抓住了把柄,笑得那叫一個得意,“怎么,被戳中了要害,這會知道怕了?其實也不難,咱烏郎喜歡勇士,只要你們能……”
還不等長瑁把話說完,楊巖已經狠狠的啐了一口,“放你的狗屁!你這是要讓咱通敵叛國?呵,長得丑想得美啊!”
“楊將,軍可以考慮一下自己的后路。”夜西目不轉睛的盯著,一言不發的楊鶴歸,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知道這一時半會的,您很難做決定,但咱可以考慮,多個朋友多條路,總好過一條道走到黑吧?”
楊巖心頭怦怦跳,生怕義父打錯了注意,“義父?”
“兩位還真是不遺余力,都已經身陷囹圄,還不忘給自己臉上貼金,想要挑唆我與朝廷的關系,佩服佩服,忠心可鑒!”楊鶴歸平靜的開口,“想必是忘了,我們此行的目的。”
夜西:“……”
長瑁:“??”
“你們嘴里沒有實話,我又何必在你們身上耽誤功夫?”楊鶴歸搖搖頭,“年紀輕輕就腦子不好使,自以為聰明卻聰明反被聰明誤。既沒什么用處,就不必嚴刑拷打,直送上京吧!”
語罷,楊鶴歸轉身就走。
夜西的臉色,可謂是難看到了極點。
“溫家通敵叛國,楊將,軍也不管嗎?”
身后,傳來夜西低幽的聲音。
楊鶴歸頓住腳步,楊巖駭然僵在當場。
“你說什么?”楊巖不敢置信。
若說旁人通敵叛國也就罷了,溫家……絕不可能!
“此刻,我倒是真的明白了一個道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楊鶴歸嘆口氣,若有所思的瞧著夜西,“證據呢?空口白牙就想拔了這財神爺,你們烏郎的臉可真大。”
夜西繼續道,“如果我說的是真的呢?”
“說得跟真的似的。”楊巖輕嗤。
真的假的,他們心里不清楚嗎?
溫臨風做了什么,他們都看在眼里,真的要通敵,當初遇龍關遭了天災,直接引兵入關就能奪下此地,偏偏溫臨風傾囊相助,幫著他們守住了邊關。
問及,只道是:友人之愿。
目光所及,亡靈之城。
那地方是多少人的精神寄托所在,豈是這些關外蠻夷能理解的……
“不信?”夜西一臉的信誓旦旦。
楊鶴歸上下打量著他,“該信?”
四目相對,且看誰先露出破綻?
“不信就算了。”夜西斂眸。
楊鶴歸挑眉,“我都這把年歲了,走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在我跟前耍這點小心思,實在是太過拙劣,不過既然你說了,那咱也不能充耳不聞。”
“義父?”楊巖心驚。
這是真的要去找溫臨風麻煩?
“好賴得來一頓打。”楊鶴歸意味深長的望著楊巖,“比跟他們客氣,拿出點酷吏該有的手段,給我好好的審一審,讓他們把實話吐出來。”
楊巖先是一頓,其后了悟,“是!”
夜西面色陡沉,他們本就有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