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巖旋即干笑兩聲,“崔大人所言極是,是楊某思慮不周,得罪了!”
“這兒沒什么外人,我們兄弟二人也不是多嘴饒舌之人,楊副將放心。”崔堂報之一笑。
想從他崔堂的嘴里套話?
可沒那么容易!
“三皇子那邊……”楊巖頓了頓。
崔堂忙道,“三皇子素來宅心仁厚,關心百姓與將士,即便是到了帝王跟前,定也會如實陳述,所以楊副將沒必要擔心太多,只不過楊老將,軍年歲上來了,這邊關苦寒,的確是需要當心了!”
“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義父身子還算康健,且在邊關多年,對此處有頗深的感情。”楊巖搖搖頭,“我數次規勸亦不能改變義父的心思。”
說著,他還嘆了一聲。
崔堂和李常安對視一眼,各自沉默。
“我這廂尚需巡防,告辭。”楊巖拱手。
崔堂回禮,恭送。
待人一走,李常安便問,“哥,他這是什么意思?是來探口風的?還是來辨爺真假?”
“瞧著三皇子如此關心邊關,估計是對我們此行生出了疑慮,怕咱是皇上派來刺探楊鶴歸的。”容九喑把崔堂留下,是有道理的。
能在東輯事混到這個位置,成為容九喑的心腹,若沒腦子……怕是早就死了八百回!
“是擔心邊關易將?”李常安低聲開口。
崔堂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但楊巖此舉肯定是受了楊鶴歸的意思。
他們大概是想試探,帝王有沒有卸兵權的意思吧?
帝心難測,伴君如伴虎!
第932章 人為財聚
從偏門出來之后,楊巖回頭看了一眼,倒是沒覺察到什么異常,這才腳步匆匆的離開。待上了城門樓子,他一眼便瞧見站在墻邊的楊鶴歸。
“義父!”楊巖上前行禮。
楊鶴歸收回視線,偏頭看了他一眼,“臉色不太好?”
“我……”楊巖垂下眼簾。
楊鶴歸卻仿佛早已察覺一切,知曉一切,“在東輯事那邊撲了空。”
“是我沒用。”楊巖唇瓣緊抿。
楊鶴歸卻是擺擺手,“這件事不怪你,別說是你,縱然是我親自去問,估計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你以為容九喑身邊的人,是如此簡單的角色?東輯事出來的,哪個是省油的燈?能混到這個位置,一把鋒利的劍是遠遠不夠的。”
東輯事和邊關不一樣,這里只要你沖鋒陷陣,殺敵英勇,多多少少能博個一官半職。
而東輯事呢?
一幫猴精,干的就是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活。
“是!”楊巖頷首,“那崔堂屬實嘴嚴,愣是沒有說半句有用的實話,全是廢話一堆,繞來繞去的,最后還是繞到了三皇子的身上。”
楊鶴歸卻不覺得奇怪,“容九喑的心腹,哪里是這樣輕易就能掏出話來,死心吧!”
“可是義父,皇帝忽然讓人來了邊關,三皇子還這般積極的要幫著咱守城,瞧著有點善者不來,來者不善的意味,說不定是這皇帝忌憚您手里的兵權,才特意讓這些人借著送輜重的名義,來此處探查真偽。”楊巖最擔心的,便是皇帝的多疑。
楊鶴歸沉默不語。
其實他自己也有這樣的擔心,自當年帝王御駕親征之后,這邊關一切還算安穩,但是這幾年又開始了蠢蠢欲動,而自己是越來越老,陳年舊傷時不時的復發。
楊鶴歸很清楚,今時不同往日,自己業已不年輕……
“義父?”楊巖又道,“總歸是要弄清楚的,君心難測,若不早做準備,說不定哪天就……”
楊家的人都在上京待著,很是低調,雖然不惹事,但不代表事兒不惹人,如果哪天帝王真的翻臉無情,最先下手的便是上京楊家。
錯誤這東西,不是你沒錯就真的沒錯,帝王說你錯了,那你就真的該死!
“我知道。”楊鶴歸單手扶墻,瞧著城外的動靜,“先過了眼前這關再說。”
楊巖頓了頓,“可是三皇子和東輯事那邊……”
“三皇子倒是不成威脅,只要東輯事這邊穩住,問題就不大。”楊鶴歸瞇了瞇眸子,瞧著亡靈之城的方向,“那是什么?”
楊巖順著他視線所向看去,“煙熏?他們在做什么?溫少東家……”
最后四個字,楊巖說得很輕很輕。
下一刻,父子二人當即對視一眼。
看樣子這幫人是將溫臨風的女兒,逼進了亡靈之城,這會正逼著人退出來,以便于生擒。
“這種情況下,出來也會被抓,在里面……”楊鶴歸瞇了瞇眸子,“還不知要遇見多少詭異之事,那小姑娘怕是要被嚇壞了。”
楊巖沉默不語,這是事實。
但……
底下這么多人,他們是不可能打開城門出去的,否則容易城門失守。
“義父?”楊巖頓了頓,“溫家不會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