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跟自己最要好的,可現在卻被衛琮搶走了,他很不開心。
唐時通過與衛琮的交流,漸漸覺得這個少年的確不凡,能夠這么專注并熱愛著一件事情,而且不為名利,只是為了追求一種精神上的向往,能夠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唐時深感欽佩。
可在衛琮眼里,他能夠認識唐時實在是一種幸運。他自小讀書出眾,身邊基本上沒有可以與他比肩的同齡學子,大人們事情又多,他也沒有可以交流之人,常常覺得知音難覓,可現在唐時出現了。他讀過的書唐時都讀過,他沒讀過的書唐時也讀過,而且他發現唐時的很多想法都和自己不謀而合,這一點讓他極為興奮。
衛琮整日沉浸在自己的書海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發覺自己的很多想法與夫子、與祖父父親、與書本中并不一樣。可他從來不敢說出來,他知道一旦自己提出自己的觀點就一定會受到他們的責罵。
可唐時畢竟與自己同齡,同他說一說沒什么關系,他也沒打算唐時同意自己的想法,可令他驚喜的是,唐時竟然能夠理解自己,并且能夠對于自己一些還未成形的思想進行闡述,簡直是說出了他的心聲!
衛琮尋找到了這么一個學友,實在覺得這是人生一大快事,自然是一有時間就往唐時這兒跑。
而且,唐時這里很安靜,唐時還會在院子里種上各種花卉,衛琮有時候見花可愛,還會抒發詩情,極為愜意。
唐時和衛琮待久了,心境也漸漸變得寧靜,這一點,袁鏞從他的文章中看出來了,把唐時夸了一頓。
唐時這么努力,作為小伙伴的陳鴻也不想被唐時看扁,便暗自發憤,陳漸歸等人看在眼里,心里都很欣慰。
這樣的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七月初。
這日,唐時正與衛琮一起在院中教授唐風他們讀書,洪鐘過來找他了。
衛琮認識洪鐘,但也僅以為洪鐘是唐時的鄰居而已,見到他來了,便對唐時道:“你先去忙,我在這里就行了。”
唐時點點頭便出了院子,“洪大哥,是有什么事么?”
洪鐘憨厚笑道:“喏,這是從京都過來的賞賜,你那盆金帶圍很受歡迎。”他說著將手中的錦盒遞給唐時。
唐時接過來,“那小金現在在什么地方?”
洪鐘故意不答,反而從懷里掏出一封書信,“看了信你就知道了。”
唐時眼睛一亮,將信拿過來,“他在京都如何了?”
洪鐘笑了笑,“公子都寫在里邊了。”
“行,謝謝洪大哥。”送走了洪鐘,唐時抱著錦盒和信回了院子,在唐風幾人詫異的目光中回了屋子并關上了門。
他先將信打開,熟悉的字跡瞬間落入眼簾,信有好幾頁,他一個字一個字地在心里讀著。
信的大意是這樣的:唐小時你有沒有照顧好自己?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我在京都很好,不用擔心。你的那盆金帶圍成了京都的花魁,不過皇帝將它賜給了我,你以后還可以見到它,我會照顧好它的。阿續很想念你們,讓我替她向你們問好。還有,我也很想你。
當然,趙縉的用語是很有文采的,唐時讀完之后,心里高興,可嘴上還是忍不住罵了一句:“真肉麻。”說完之后,嘴角還是忍不住朝上翹了翹。
看完了信,他又打開了錦盒,只見錦盒里邊靜靜躺著五顆大的銀元寶,總共五百兩。
京都不愧是京都,果然大手筆,直接是青平府的十倍。
“唐時,你在里邊干嘛呢?”做完功課的陳鴻又跑過來找他,“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你!”
唐時將錦盒關上,打開門,“什么好消息?”
陳鴻小臉上滿是興奮之情,“我爹升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