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趟。這個房子你想怎么布置都行,別把它拆了就好。退租提前一天跟我說,來不及的話當天說也沒事。唔,既然我們這么有緣,房租給你七折好了?!彼唇揭芙^,又加了一句:“沒什么不好意思的,對我來說這點租金還不夠零花錢的,我租出來只是因為房子空太久不好?!?
江冉這顆窮人心又被“傷”到了。簽合同的時候,江冉看著鄭醫(yī)生簽下的“鄭怡棠”叁個字總覺得莫名熟悉,但實在想不到在哪見到過,她想自己可能是在電視劇里看到過這叁個字,總之江冉租到了一套非常滿意的房子。離公司半個小時,回家半個小時,完美。
=============
作者的話,字數(shù)超了,放這里:
看見了“葉為什么喜歡江冉”的問題,干脆就直接回答在這里吧,也涉及到一些人設的問題。當然以下只是作者自己的觀點,畢竟小說寫出來后,解釋權就不在作者這里了,大家想怎么理解都行,覺得影響看文請忽略不計~
作為作者,在寫劇情的時候,其實很少會想到這個問題,因為我寫的時候就抱著“女主這么可愛、怎么會有人不愛她”的心態(tài)寫的hhh,如果從讀者角度看、加上我沒怎么寫這方面,可能會覺得奇怪。
關于江冉和葉這兩個人,雖然性格、叁觀差別很大,但有一點是共通的,他們本質(zhì)都是規(guī)則的蔑視者。
江冉表現(xiàn)的遵紀守法、是個好人,那只是因為她認同法律,認同好人的那套形式規(guī)則;在她不認同的事上,她很反叛,比如她喜歡連川,傷心的點更多是連川不喜歡她,而不是“我居然是個想搞骨科的變態(tài)”,對于這件事她甚至很坦然,她也知道別人會覺得這種想法多么驚世駭俗,所以她選擇不跟別人說,她本人是不怎么care世俗的。對于那些她不認同的規(guī)則,她會很直接的做出反抗,她選擇的職業(yè)、她十六歲的離家出走都是這些反抗的具象化。而且在她離家出走的時候,她是完全不知道連川在給她攢錢的。但她還是走了,走了之后就再也沒有回去過。在那之前,江冉過的是一個中產(chǎn)偏上階級家庭的“獨生女”的生活,這種情節(jié)在小說里其實算不上什么,但稍微帶入一下現(xiàn)實,真的是莫大的勇氣。
再說葉,這個人對規(guī)則無所謂,但他“反抗”的點和女主不一樣,葉對規(guī)則不屑,但他選擇表面遵守規(guī)則,實則利用規(guī)則,所以這個人其實沒什么底線,唯一勉強稱得上底線的是法律。他對改變規(guī)則那套也是報以無所謂的心態(tài),因為規(guī)則影響不了他的生活。
再說葉不理解江冉、為什么還喜歡她。
葉這種人是很難理解別人的,說一句何不食肉糜毫不為過。從小到大,他都是用俯視的姿態(tài)看人,讓這種人理解別人其實是有點可笑的。他聽江冉說她之前的事的時候,同情肯定有,但更多是“好沖動的小女孩”的心態(tài),但是偏偏他生活中之前從來沒出現(xiàn)過這種小女孩,他遇見的人都是按部就班長大的人。他第一次見江冉的時候,比長相更震撼他的是江冉的行為,非常大膽的在樓下沖人揮手、非常不在意別人目光的拉著一個世俗眼里的壞學生一起走。類似于乖學生被叛逆學生吸引的那種心態(tài)。加上他們在的學校管的是非常嚴的,而且當時葉家里出事,整個人是非常低沉的狀態(tài),結果碰到了江冉這種看似循規(guī)蹈矩、長相甜妹的好學生、實則“不懼世俗”的非常有生命力的人,我個人覺得吸引力還蠻強的,尤其是一開始以為人家在沖他揮手、結果最后揮手對象不是他的那個心理沖擊……所以一直念念不忘。至于回國后,他遇到的江冉比記憶里那個人更鮮活了,所以就更喜歡了。葉同時也是個很明顯的偏s的人,床上那些事他就喜歡那種會反抗掙扎的,他覺得很有意思,聽話的他會覺得很無聊??傊褪沁@個人他喜歡江冉在他劃定范圍內(nèi)的生命力,但生命力這種給個劃定范圍,那就不叫生命力了。所以倆人矛盾很大。
目前出場的人物里,這倆人是對彼此了解最深的。葉知行知道江冉身上那股別人都不知道的瘋勁;江冉知道葉知行本質(zhì)很惡劣,聽夏承笛說他小時候被葉知行欺負的時候,稍微一想就知道葉知行在嫉妒他。我自己寫的時候覺得挺好玩的。
當然歸根結底,所有設定只是因為作者是個喜歡寫強制的變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