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找證據的方面我就幫不了你了,不過可以送你一句挺有意思的話,是我最近無聊,翻看‘陀槍師姐’的時候聽到的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覺得挺符合你現在的情況,‘沒找到是因為還沒找到’。”韓珊珊笑道。“這話說的很深奧,我要好好消化一下。”堯舜也笑道。“另外,你懷疑王寶才之所以會行兇殺人,是因為繼母鄭慧對他的欺負造成的,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一個人的成長環境的確對他的心理會產生巨大影響。王寶才從小就生活在繼母的陰影籠罩下,心理處于長期壓抑的一種狀態,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途徑進行疏導,的確很容易會患上心理疾病。”“有可能因此成為連環殺手嗎?”“有心理疾病的不等于就是連環殺手,但是很多連環殺手都有心理疾病,而他們的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由于他們在幼年時期的生活環境和經歷或者是曾經受到過嚴重的性侵害后留下的心理創傷所造成的。王寶才幼年時期就受到繼母的欺負,雖然有弟弟的保護,但是他幼小的心靈卻早已受傷,再加上他沉默寡言的性格又讓他的心理長期處于一種壓抑的狀態,他嘴上沒說,但在心里卻早已經埋下了對繼母仇恨的種子。雖然在當年的火災中,他所仇恨的人都已經不幸遇難了,但是并不等于他心里仇恨的種子也消失了,或許當時發生的一切讓他放下了這種仇恨,但這卻只是暫時性,就像是一個暫時停止時間的定時炸彈,只要一天沒有解除引爆裝置,那它都還有爆炸的可能性,關鍵在于有沒有觸碰到引爆裝置。”“你的意思就是由于某種原因,讓王寶才原本已經放下的仇恨又被點燃了,從而變成了連環殺手?”“是的,至于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的仇恨被激發出來,那我就不清楚了,但我認為應該和他的幼年的經歷脫不了關系。”“不過有一點我感覺挺疑惑的,依你所言,如果他是因為幼年受到了繼母的欺負,導致他心理扭曲,從而殺人,那么殺人后在尸體上砍下數刀的行為可以視作是一種情緒的發泄,可是為什么要在尸體的下身潑灑硫酸呢?這樣的標記又有什么含義呢?”“這一點我就幫不了你了,因為心理變態的連環殺手他們在行兇前后的心理是不容易琢磨的,會存在很多的因素。”韓珊珊頓了頓,繼續說道:“對了,從你剛才的話里,聽得出,你懷疑王寶才的真實身份其實是王寶華,是嗎?”“是有這樣想過,不過這也都還只是我的猜測,暫時沒有證據能夠支持。”
“恩,在推理方面呢我是不能給你什么意見,我能說的只是和我專業有關看法。其實有很多連環殺手都存在人格障礙,也就是醫學上所說的人格分裂,人格分裂分為兩類,一類是心因性失憶癥,一類是多重人格癥,而連環殺手的人格障礙大多屬于后者,也就是多重人格癥。”“多重人格癥?”堯舜疑惑道。“多重人格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一般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完全不同的人格。通常,原來的人格并不知曉另一個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現的人格則對原來的人格有全面的了解。新舊兩種人格的特質是完全不同的,如原人格是害羞,壓抑的,新人格可能是開放,外向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身體里存在著另一個或者更多不同類型的人?”堯舜詫異道。“可以這么理解,一般說來,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里,人的主意識層只有一種身份,稱為主體人格,此時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體人格的方式活動。但是患上多重人格癥的人,通常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后,可突然轉變為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一切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后繼人格的方式行事,當后繼人格出現后,原先的主體人格是意識不到的,并且會在事后忘卻發生過的事情,這樣的情況是很多連環殺手都存在的問題。”“那我們怎么樣來判斷兇手的人格是主體人格,還是后繼人格呢?”“從表面會不容易判斷,這也是患上人格分裂的連環殺手的可怕之處。因為后繼人格會對主體人格有全面的了解,但是主體人格卻并不了解后繼人格。打個比方,如果你抓到了患有多重人格的連環殺手,那么他在面對你的審訊時出現的是主體人格,而實際犯案的卻是他的后繼人格,那么他自然不清楚曾經做過的事情,也就無法給你答案。但是如果你審訊的時候,兇手出現的是后繼人格的話,由于他對主體人格相當了解,很有可能借此來偽裝自己,以求脫罪,所以如果沒有非常充分證據的話,像這樣的連環殺手是非常難以應付的。”“你是想說王寶才有可能患上了多重人格癥?”“如果他真的是兇手的話,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因為王寶才從小就生活在繼母欺負的陰影下,而他的性格又非常的內向,有可能因為長期的心理壓抑而患病。在火災中,和他關系最親近的弟弟又不幸遇難,這就很容易使他原本一直處于壓抑狀態下的心理崩潰,而這其中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王寶才之前受到繼母欺負的時候,他的弟弟都會挺身而出的保護他,可是在弟弟遇難后,就只剩下他一個人,而他的性格本身就很軟弱,所以在他的心里就有可能會幻想著弟弟對他的保護,從而使他的人格產生分裂,分裂出另一個比較強硬的人格在他需要保護的時候保護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