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兒子也挺好的。”
曹絲錦聽他這么一說,也有點不想生了,看著他問:“那真的不生了嗎?”
“真的。”顧知軒抱著剛剛出生的小兒子笑了,“你這一回,將我和孩子都嚇到了,咱們也應該知足了,這一輩子,兩個孩子就夠了。”
她已有兩子,便是日后不再生育,對她也沒有什么影響。
曹絲錦看著眼前的人,欣然應允。
后來,他們真的沒有再生孩子,就這樣陪著這兩個孩子長大,教導著他們做人的道理。
就像是謝宜笑所說的,不求孩子將來有多優秀,只求他平平安安堂堂正正。
再后來,兩個孩子漸漸地長大,長子顧淳和父親一樣,走科舉入仕,走的是仕途,次子顧潛醉心詩文,喜愛游走四海名山,頗有才名。
然后再過一些年,兩個兒子又成了親,她很快就到了做祖母的年紀了。
某日婢女為她梳頭,她發現了滿頭烏發之中染上了幾根銀絲,這才恍惚察覺,她半生已過,她已不再年輕了。
她生得確實是相貌普通,比不得那些如同春花秋月一般的姑娘,或許也正是因為她的樣貌,她的母親才將她往‘賢婦’方面教養,以求她將來以‘賢名’能尋得一個好歸宿。
她性子并不怎么溫柔討喜,甚至還有些規矩刻板,更學不來那些女子討好夫君的做派。
她本以為,她便是嫁一個高門,等她生下嫡長子之后就給夫君納幾個侍妾,然后將家里的事情管好,就這樣不好不壞地過一生。
不料,她的運氣確實是挺好的,嫁得了一個好郎君。
她的夫君愛重她體貼她,別說是納妾了,便是在外面尋歡作樂都沒有過,除了管理家里的事情,她的日子清靜且幸福。
她這個夫君,或許從來沒有對她說過喜歡你、心悅你這些話,但卻真真實實地陪了她一生,護著她一生。
等她要走的時候,他還陪在她的身邊,告訴她孩子們一切都好,讓她不必掛念,安安心心的。
等到了來世,他與她或許還能再相遇。
世間有千千種愁,有的可解,有的不可解,就像是這壽終,那是誰人都沒辦法阻止的。
活著的時候,能一生相守,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她一直覺得,他們之間是有愛情的,終他們一世相守,供這一生白頭。
又或者是,他看她的目光,永遠都是溫柔的,愛護的。
她的一生,已足以。
也再無遺憾。
第1065章 番外·廖竹音、司雅晴
泰安帝御極第十年,安平九年,太上皇于太虛宮病逝,享年七十一歲。
鐘聲聲聲響起,滿城素縞。
泰安帝與百官朝議,為太上皇定廟號為‘昭宗’,停靈發喪。
在一眾哭聲之中,景陽侯府幾人哭得尤其傷心,淑太妃原本保養得宜的烏發在這短短幾日之內白了一半了。
泰安帝繼位之后,景陽侯府便被擠到邊緣去了,日子并不好過,然而便是能安穩地坐著冷板凳,還是新帝礙于太上皇的顏面,給淑太妃的面子。
雖說十年就要過去了,可誰知新帝會不會清算他們?
就算是不清算,景陽侯府也不可能再受到重用,只會越擠越邊緣,就此消沉下去,等著什么時候被帝王奪了爵位,消失在帝城。
太上皇仙逝不過三個月,淑太妃也隨之病逝,至此,景陽侯府頂頭上的天終于是塌了。
什么?你說寧王?說什么景陽侯府是寧王的外家?
可寧王的處境也好不到哪去啊!
昔日寧王妄圖與泰安帝爭奪帝位,最終以失敗告終,便是太上皇還在的時候都夾著尾巴做人,現在更是老實安分得不行。
淑太妃病逝之前,差人送來了一封信,讓景陽侯府將爵位歸還,離開帝城,為了此事,景陽侯府一眾人爆發了好幾次的爭吵。
有人說:應是當機立斷,如今情況不妙,自保為好,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也有人說:這爵位是祖輩掙下來的,還了如何對得起祖宗,而且他們如今是侯府子弟,便是陛下不喜,可仍舊享受著侯府的權勢與富貴,若是還了,他們就是平民百姓了。
“大公子,廖姨娘求見。”
“求見?我正煩著呢,讓她回去呆著。”
院子里的人語氣頗為煩躁不耐,廖竹音站在門口,一顆心便如同泡在冬日的寒風里,冷得徹骨。
“廖姨娘,請您先回去吧,大公子這會兒正煩著,誰人也不想見。”前去稟報的人出來,對著她搖了搖頭。
“那大公子可是什么決定?”
“這個,屬下便不懂了,要入夜了,廖姨娘還是快些回去吧,屬下還有別的事情要忙。”
廖竹音又看了一眼院子,沉默良久,這才轉頭走去。
多年下來,她早已學會了沉默,學會了低下她驕傲的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