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釣一下客人就好了。
琴簫合奏之后停了一會兒,然后又有樂聲傳來,畫船與竹排在湖面緩緩而來,隨著水波蕩漾搖晃。
此一曲,則是謝宜笑聽了諸多這個世界曲目之后挑中的一個曲子,是合奏曲,意境與《江上清風游》有些相似,在水面上彈奏,也甚是應景。
眾人靠在欄桿上,看著湖面上的畫船竹排,聽著曲子,頓時覺得心曠神怡,渾身舒泰,仿佛是置身于這江上畫船之中,感受著江上清風吹拂。
風中有淡淡的清荷香,水面清澈,日光從天空灑落,水面上有波光粼粼,明亮清明,抬眼看去,就是一幅極美的畫卷。
江上清風游之后,還有幾個節目,有漁家烏篷船吳儂輕語的歌謠,有游山觀水采風的郎君公子,也有姑娘們攜手同游。
客人們看著目不暇接,大呼精彩,覺得今日便是只看了這幾場表演,那都是不虛此行。
待是表演完畢,便要開始比試。
木管事安排了比試的場地,臨湖這邊的茶樓三樓不做比試場地,二樓則是用來比下棋,一樓比詩詞,斗茶則是在另一棟茶樓的一樓。
至于投壺猜燈謎則是安排在茶樓前面的空地上,雖然已經出了太陽,但四月的陽光并不熱,也正正好用得上。
參與比賽者前三十名都可以獲得江上清風樓的獎勵,第一名奪冠者有彩頭可拿,都是價格不低的東西,第二第三也各有東西,也很不錯。
四到十名則是能免費獲得江上清風樓的五樣吃食,十一到三十是兩樣。
比試開始,樓里就更熱鬧了起來,有不少學子是沖著鏡湖先生的《風雨山川圖》來的,于是涌入比試詩詞的人就特別多。
下棋、投壺、猜燈謎的也都不少,人數最少的當屬斗茶,前朝大秦中期,權貴生活尤其享受,世人也喜好喝研磨茶粉,擅長此道之人不計勝數。
后來到了大秦后期,泡茶才興起,慢慢地,便少有人玩這個了,如今鉆研此道之人都是難得。
三樓之中,木管事請來的兩位先生已經站在準備好的書案前面,該是作畫的作畫,該是寫字帖的寫字帖,也有不少人涌上三樓來觀看。
這兩位也算是帝城有名的畫作先生和書法先生了。
“我眼瞧著,日后長安樓與你們這江上清風樓怕是要打上一場”
第495章 誰和她很熟?
“若是有那一日再說吧。”
“定然是有那么一日的。”
“那就借你吉言,若是有那么一日,我便好好會會長安樓。”
謝宜笑覺得江上清風樓和長安樓不一定能打到一起,畢竟江上清風樓走的是文雅路線,來往大多數都是學子姑娘們,而且位置比長安樓要差一些,普通人應該不愛往這邊來。
不過若是長安樓有意見,覺得她搶了生意,要做點什么,那也別怪她不客氣了,畢竟大路朝天,大家都是開店的,那就各憑本事就是了。
她不敢和樊月樓爭鋒,一來路子不同,而且還爭不過,二來樊月樓的收成估計都進了國庫了,這實在不好爭,但長安樓,她還是不怕的,管他背后的東家是誰。
謝宜笑等人在三樓看了一會兒先生作畫,然后便去了二樓,坐在二樓欄桿邊的位置上,一邊可以看二樓棋藝比試,一邊又可以看一樓詩詞比賽的熱鬧。
木管事親自主持了比試比賽,又請了幾位先生做評判。
因著參加的人太多了,先出題按照規定的時間做出一首完整的詩詞,若是做不出來,便要淘汰,如此來了三回,將參賽者清理了大半,留下的都是有些真材實料的。
邊上圍觀的人都在議論今日詩詞比試的榜首到底屬誰,誰人能贏得這鏡湖先生的《風雨山川圖》,這幅畫作現在就展開掛在一樓大堂的正中央,令人眼熱到不行。
原本只是年輕人的打打鬧鬧,因著這一幅畫作,一些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人都厚著臉皮報了名混進了比賽,雖然被人說起的時候有些不好意思,但為了這一幅畫作,丟臉就丟臉了。
“徐狀元謝大公子還有顧世子都不來,若是他們來了,定然是能拔得頭籌的。”
“那可未必,雖然這幾位讀書厲害,科舉也厲害,可未必作詩就厲害了,有一位宋文史先生,作詩詞堪稱了得,宋先生今日也參加了。”
“柳先生也不差。”
“程先生也未必不能贏。”
諸位各持己見,說著說著都要拍桌子吵起來了。
徐青亙謝瑾顧知軒自然是不能來的,這《風雨山川圖》他們固然也都想要,可這三人如今都在翰林院做事,今日又并非是休沐的時候,他們不可能是為了湊這個熱鬧告假。
尤其是謝瑾顧知軒二人,知道這《風雨山川圖》是謝宜笑拿出來的,自然不會再參加去贏回來,省得旁人說她輸不起,拿出來之后又讓自己人贏回來,再然后以此為理由,質疑是否公正。
謝宜笑將這一幅畫拿出來便是為了江上清風樓,若是鬧出了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