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是我父親的私產,我與宜陵各分一半,但父親在世時的珍藏都歸我。”
謝青山雖然有個嗣子,但他沒有親生的兒子,所以她這個女兒是有資格和嗣子分家產的。
“母親的東西,鋪子田莊這些,分三成給宜陵,余下的東西也歸我。”
這是以前商議過的結果,謝宜陵日后要供奉顧琴瑟的香火牌位,日后子孫代代都要奉其為先輩,分三成便是江氏也沒有話說。
有時候江氏都感慨謝家的大家作風,這才是百年世家的風骨,若是換做別的家族,謝宜笑一個沒有父母的小姑娘,早就被吃得連渣都不剩了。
容辭問她:“宜陵有什么話說嗎?”
謝宜笑搖頭:“他倒是不覺得有什么,覺得是無論得多少都是他賺的,最初問他的時候,他還說只要家族給父親的那些,余下都給我。”
不過就是不大樂意姐姐嫁人就是了。
第421章 好你個陸追,看我不打你!
東明延續以前的繼承法,為嫡長子繼承制,一家家財,嫡長子至少分得一半,若將其分為十份,則得至少得其五。
當然,長房這邊也有伺奉父母,拂照旁支的責任。
像是謝青山這等情況,沒有了繼承的子嗣,為絕戶,但有一女又過繼嗣子,謝宜笑可以與嗣子分家業,甚至可以拿比對方多。
確切按照律法分的話:家中有在室女(未出嫁的姑娘),又過繼有嗣子,是將遺產四等分,在室女得其三,嗣子得其一。
但其實也不全然按照這個,除非是為了這些家產撕破臉,將來不打算來往,畢竟姑娘出嫁之后,將來很多地方也需得靠娘家兄弟,一般都是有商有量的,雙方滿意。
謝宜陵這分法,說不上是吃虧還是不吃虧。
謝青山一個讀書人,對于買鋪子田莊這種事情并不熱衷,而且走的時候年紀也才二十幾,鋪子田莊這些,不過是正好遇見了,順手購置了一些。
謝宜陵就算是能分一半,分到的不過是三四間鋪子。
反倒是謝青山自己留下來的墨寶,和他諸多私藏,那才是最值錢的,而且盛世將至,還不知道被炒到什么價。
不過鋪子經營得好,也能源源不斷有錢入賬,也是不錯。
而且他又額外得了顧琴瑟私產的三成,這要是加上這些,也差不多是謝青山遺產的一半了,家底也算是非常的豐厚,可相比謝宜笑所得的,他得到的東西又太少了。
許多人分家的時候,都因為一點東西鬧得都要打起來了,容辭見謝宜笑和謝宜陵關系還挺不錯的,并不愿他們姐弟二人因為這些翻臉。
不過,謝宜陵若是那樣的一個人,也不值得謝宜笑真心相待了。
畢竟謝宜陵只是嗣子,謝宜笑才是謝青山夫婦親生的,他能得到這么多,已經是不錯了,若是心中再有什么不滿,就有些貪得無厭了。
容辭道:“我聽說他讀書很用功。”
謝宜笑笑了:“可用功了,說是以后要考探花郎,要和我父親一樣。”
謝宜陵確實是很用功的一個少年,雖然說家里也不強求他做得多出色,但是他從小就有自己的目標。
容辭道:“探花郎,那可不容易,不但需得用功,還需得足夠腦子好。”
謝宜笑接道:“最重要的是,還需得長得好。”
年年世人追捧狀元探花,榜眼大哥仿佛是個陪襯,沒辦法,人家說文章第一為狀元,生得最好才是探花,榜眼都是大叔了。
想要得探花,可不單單是努力才能夠得著的,至少考中的時候,需得是個年輕的公子哥。
二人坐在平臺上賞景,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挑挑撿撿些事情說一說,而后又喝喝茶,吃點東西。
中途的時候,謝宜笑還去摘了一朵桃花,將其放在茶杯之中,將茶水倒上,看著那一朵浮在茶水上,然后慢悠悠地喝著,仿佛是細品了這桃花香。
小山坡下的四人分開兩撥找了個地方坐下,青螺和明鏡坐在一棵桃樹下,青螺靠著桃樹樹干,雙手抱在胸前,明鏡安安靜靜地坐著。
明心和陸追則是在不遠處一塊石頭上,那地方正好是能看到山坡上木平臺,陸追眼巴巴地看著,不是露出欣慰又慈愛的笑容,仿佛在說‘我崽終于長大了’‘我磕的cp終于發糖了’。
雖然青螺和明鏡不懂這些,但是也覺得這護衛笑得簡直是令人頭皮發麻。
明心對此并不大感興趣,陸追幾次推薦看戲(安利cp)失敗,這會兒坐在那里正在吃野果。
早上寺里的僧人去摘回來的野果,送了一些到客苑這邊來,野果紅彤彤的,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明心最好的就是這一口。
雖然她也挺喜歡看戲的,但她喜歡的是熱鬧,這要是那里打起來了,或是鬧出什么大事,她拔腿就能跑過去湊熱鬧,但姑娘和九公子就坐在那里賞景說話吃東西,有什么好看的。
明心實在是不明白陸追的興奮從何而來,而且還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