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靠著的這扇窗戶外邊正對著一個名人故居,天剛擦黑,隔著墻頭能看見里面的歐式噴泉,水落下的池子里亮著淡藍(lán)色和白色的光,沿著院墻一圈都是暖黃色的地埋燈。
院子外面是單行路,晚高峰,車輛川流不息。
天氣寒冷,有零落幾個行人從路上經(jīng)過。
“這兒風(fēng)景真好。”張東橋說指指不遠(yuǎn)處的大廈,“我以為那上面會打出幾個大字。”
那是地標(biāo)性的建筑,白天鍍著一層鐵灰的光,這會兒里面很多樓層都亮著燈,更顯特別。
張東橋用手從上往下點(diǎn)著,小聲說:“張東橋生日快樂,永遠(yuǎn)愛你的萬林生。”
“我要是霸道總裁或者豪門世家……”萬林生哆嗦一下肩膀,“我也干不出來,太肉麻了。”
餐廳里服務(wù)員不多,張東橋一共也沒見到幾個,兩個人說了沒一會兒話,趙集就端著一個托盤過來了。
“現(xiàn)在流行這個,你倆替我試試菜,我覺著還成。”趙集把一盤涼菜放到桌子上,又放了一壺玻璃瓶裝的泡著薄荷葉的熱飲,還有兩碗冰粉。
趙集坐在萬林生旁邊,胳膊撐著頭說:“你可有陣子沒來了啊,海聰前一陣兒帶了一幫人來,拼了一個大桌,說你忙,沒時間。”
陳海聰一群朋友,每次聚在一起都是不醉不歸,萬林生不能喝酒,不是每次都參加,那天張東橋正好要去他那兒,順勢就給推了。
陳海聰說他見色忘義,兄弟如散養(yǎng)的狗,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萬林生說他你這什么比喻,到底是夸我還是罵你自己。
“那天正好有事兒。”萬林生看了眼張東橋,“挺重要的,就沒來。”
“行吧。”趙集摟過萬林生,在他肩上拍了兩下,“你們吃。”
“不打擾你們了。”趙集朝張東橋點(diǎn)點(diǎn)頭,說完轉(zhuǎn)身走了。
“你倆很熟?”張東橋看了趙集背影一眼,拿起水壺,一人倒了一杯。
“你這醋吃得有點(diǎn)兒猝不及防啊。”萬林生笑著喝了口水,指指張東橋面前的杯子,“嘗嘗,他們家招牌,挺好喝的。”
“嗯,是好喝。”張東橋喝完點(diǎn)點(diǎn)頭,雖然泡了薄荷葉,薄荷的味兒卻不沖,混著檸檬的酸還有一股淡淡的玫瑰香,還能嚼到彈牙的不知道是西米還是什么東西。
“這里面是不是放了槐花蜜?”張東橋晃了晃杯子。
“哎,你味覺不錯,嘗出來了啊?”萬林生挑了下眉,“我讓加的,他這兒好幾種蜜,喜歡什么就加什么。”
桌子上鋪著桌布,垂到下面。一共就那么幾桌人,大家都專心吃飯看景色,沒誰特意會注意到別的客人。
借著桌布遮掩,張東橋夾住萬林生的腿,低聲說:“快點(diǎn)兒交代!”
萬林生笑著稍微側(cè)了下腰,伸手在張東橋小腿上拍了一下:“我交代個屁的交代!松開你的蹄子!”
張東橋夾了口菜,勾著萬林生的腿又往他自己這邊拽了一下:“看著就一盤花花綠綠的菜葉子,還挺好吃。”
萬林生也夾了一筷子:“嗯,比我在別的地方吃過的味道好,好像加了草莓汁。”
“這兒是什么菜系?”張東橋問。
“東南西北土洋結(jié)合系。”萬林生樂著說。
“嗯?”
“他這兒最絕的就是水煮魚。”萬林生把被夾著的腿往上挪了一下,找個舒服的姿勢,“老趙最開始就主打水煮魚,我們上大學(xué)那會兒他這店特別火。”
“他比你大?”張東橋把腿夾緊了點(diǎn)兒,“你們怎么認(rèn)識的?”
“小學(xué)時鄰居家溫柔的大哥哥。”萬林生挑釁地抬了抬下巴,“大了我五六歲呢。”
這年齡差是真沒看出來,張東橋挺意外。
【作者有話說】
趙集:弟弟們,獻(xiàn)丑了。
第55章
萬林生小的時候,林玉娟和萬衛(wèi)東在車間里上班,有兩年他們的工作都是三班倒。
小學(xué)離家很近,他們兩口子都趕上中班的時候,萬林生姥爺會過來接他,偶爾姥爺也顧不上了,陳海聰媽媽就會帶著萬林生走一段,送他到樓下,他再自己上樓。
林玉娟縫了根帶子在萬林生書包里,把鑰匙系在里面,上樓以后他就自己開門,自己熱飯吃飯。
趙集他們以前不住這里,是后來搬過來的,趙集轉(zhuǎn)到他們學(xué)校上六年級時,萬林生還是個一年級的小豆子。
回家的時候,萬林生和趙集經(jīng)常能碰上。
六年級比一年級出來晚一會兒,趙集個子高步子大,萬林生路上踢幾腳石子扣幾下墻皮追會兒麻雀,磨磨蹭蹭剛進(jìn)樓道,就會被大步跨著的趙集超過去。
三天兩頭就能碰上,時間長了,趙集側(cè)身從萬林生身邊經(jīng)過的時候,就會伸手劃拉一把他頭發(fā)。
剛開始萬林生不樂意,每次被摸頭都瞪一眼趙集,趙集不在意,回頭沖他挑個眉,下次還手欠接著劃拉。
那時候的萬林生就是現(xiàn)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