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在屏幕上噠噠噠一頓輸出,發完卻又后悔了。
自己跟他說這些做什么,他又無法體會,她記得他那所高中好像高三都是七點多到校下午五點不到就放學,晚自習默認不上上的人才需要額外交申請。
雖說學生們大部分不是放完學就去玩,會請私教按需培優或去學習什么馬術樂器之類的,但跟桐城所在的省份這種教育資源貧瘠,可以視為學生基本沒有自由發展的條件和需求只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可以直接一刀切強制關押打包刷題之地比起來,的確是天壤之別。
而且對于他這樣的n代來說能有幾個去學那些cs之流的應用理科和工科?他們又不會愁畢業之后的工作想去大廠當牛馬,要么學學純文如哲學或說出去好聽的藝術設計類這些好進好出的專業當陶冶情操,要么像他這樣讀讀基礎科學,反正少談什么實用性,真準備實用的金融類還是商賈之家的孩子選擇更多,有學cs的估計是有夢想想去創業搞個科技公司。
跟他說這些除了彰顯兩人世界的差距,讓他在無言以對的同時進一步確認自己是個村姑之外有什么用?
她手長按消息條打算撤回,但陸璟不知道在做什么居然回得超快:
【你那兒的晚自習確實太晚了,你不想上也行我讓人交代一聲,但不許亂跑要把作業寫完,可以到竹苑那兒去,想吃什么讓傭人給你做,還有放映室游戲室消遣】
啊,這。
他居然會幫她?
也許這對他不過是舉手之勞,但他本無必要理會,沒品一些的人或許還會揪著她袒露出的生活一角當作下等人的羊圈生活在心中暗嘲。
這世間99的人本性都帶著慕強,對于比自己階層更低的群體的生活狀況要么不屑一顧,要么無聊的時候施舍一點高高在上的憐憫,是的這些心態按道理來說是絕不應該,不會被光明正大說出來,但這就是人性。
就像她也曾會在看見打掃廁所的清潔工或是街邊擺地攤賣衣服賣小玩意兒的人下意識地認為對方的生活艱苦,“他們”是需要她所“憐憫”的。
不知為什么,馮宜的眼睛和心都有些酸脹。
世界就是這樣一環扣一環,大魚看小魚,小魚看蝦米,易地而處才能明白一點點對方的視角能看到的會是什么,其實她也并不高尚。
以后更不想和他說自己的事了,在兩人相安無事的時候這些都是細枝末節,但積攢多了哪天起了爭端,她不想面對他居高臨下的憐憫或忍耐下等人已久的不耐煩目光。
她的同桌曾談過一個男朋友,一開始以為遇到了能夠包容自己的好男孩兒,將自己混亂不堪的家庭情況一股腦兒全告訴了對方,感情好時當然是“這有什么呢寶寶”“以后你有我心疼”,分手前最后一吵那男生當著她的面全翻了出來:“難怪你爸媽只把你弟當孩子,爹不親娘不愛的人這輩子就是這么苦了,有人能看得上你還不知道感激涕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