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4個額外因素,給出每個影響因素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模擬退火算法;floyd算法;離散化
論文內容:一 問題的重述
110警車在街道上巡邏,既能夠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降低犯罪率,又能夠增加市民的平安感,同時也加快了接處警時間,提高了反響時效,為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現給出某城市內一區域,其道路數據和地圖數據,該區域內叁個重點部位的坐標分別為:〔5112,4806〕,〔9126, 4266〕,〔7434 ,1332〕。該區域內共有307個道路交叉口,為簡化問題,相鄰兩個交叉路口之間的道路近似認為是直線,且所有事發現場均在下列圖的道路上。
該市擬增加一批配備有gps衛星定位系統及先進通訊設備的110警車。設110警車的平均巡邏速度為20k/h,接警后的平均行駛速度為40k/h。警車配置及巡邏方案要盡量滿足以下要求:
d1 警車在接警后叁分鐘內趕到現場的比例不低于90%;而趕到重點部位的時間必須在兩分鐘之內。
d2 使巡邏效果更顯著;
d3 警車巡邏規律應有一定的隱蔽性。
現在我們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 假設要求滿足d1,該區最少需要配置多少輛警車巡邏?
二 請給出評價巡邏效果顯著程度的有關指標。
叁.請給出滿足d1且盡量滿足d2條件的警車巡邏方案及其評價指標值。
四 在第叁問的根底上,再考慮d3條件,給出你們的警車巡邏方案及其評價指標值。
五.如果該區域僅配置10輛警車,應如何制定巡邏方案,使d1、d2盡量得到滿足?
六 假設警車接警后的平均行駛速度提高到50k/h,答復下列問題叁。
七 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因素、哪些情況需要考慮?給出你們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 問題分析
此題為城區道路網絡中警車配置及巡邏問題。在進行警車配置時,首先要考慮警車在接警后在規定時間內趕到現場的比例,在此條件下,以車數最少為目標,建模、求解;在制定巡邏方案時,要考慮巡邏的效果及隱蔽性問題。
問題一只要求滿足d1,求最少的警車配置數,可以認為警車是不動的,在叁分鐘或兩分鐘內它能到達的區域就是它的覆蓋范圍。據此,在滿足所有街道的覆蓋率不低于90的條件下,尋找最優解。
問題二要評價巡邏效果,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一是巡邏的全面性,即經過一段時間后警車走過的街道數占總街道數的比例;二是巡邏的不均勻性,即經過一段時間后警車經過每一條街道的次數相差不大,用方差來衡量。
問題叁是在滿足d1的條件上盡量滿足問題二所給的指標,并給出評價方案的指標。首先找到一組滿足d1的各警車位置,然后在和各警車位置相連的點中隨機尋找一個點,判斷新的點是否滿足d1,如果滿足那么警車行駛到該點,否那么重新尋找,直到滿足為止。一段時間后統計所有車走過的點數及每個點被走過的次數,用問題二給出的兩個指標進行評價。綜合兩個指標,可判斷此路徑的好壞,重復這個過程,直到綜合評價指標到達一個滿意的值為止。
問題四增加了隱蔽性要求,首先給出評價隱蔽性的指標,隱蔽性可用路線的隨機性來評價,將它參加到問題叁的模型中去進行求解。
問題五限制警車數量為10,要綜合考慮d1、d2,先分配這10輛車使道路的覆蓋率最高,然后按照問題叁的步驟進行求解,其中每一步對d1的判斷只需使道路的覆蓋率盡量高即可。
問題六同問題叁,只需將車速改為50k/h即可。
叁 模型的假設
警車都在路上巡邏,巡警去處理案件的時間不考慮;
所有事發現場都在道路上,案件在道路上任一點是等概率發生的;
警車初始停靠點是隨機的,但盡量讓它們分散分布,一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
假定各個劃分區域內,較短時間內,最多會發生一個案件;
假設區域內的每條道路都是雙行線,不考慮轉彎對結果造成的影響;
如果重點部位不在道路上的,假設這些重點部位在離它們最近的道路上;
7 圖中水域對巡邏方案沒有影響。
四 符號說明
表示警車數目
d 表示警車初始停靠點到各道路的最短距離
l 表示整個區域的總道路長度
l 表示不能在3分鐘內到達的區域的道路的長度
k 表示非重點部位的警車在3分鐘內不能到達現場的比例
s 表示叁分鐘內能從接警位置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是
n 表示整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