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也打了433,也幾乎是最強陣,后衛魯本·迪亞斯,拉波爾特,沃克和坎塞洛全面回歸,中場是不比皇馬差勁的同樣奢華的羅德里,b席和德布勞內,鋒線熱蘇斯,福登,馬赫雷斯。硬要說的話只有鋒線差了點意思,缺一個正印中鋒。斯特林這賽季經常沒位置,在這時被摘下,越發反映出瓜迪奧拉對他缺乏終結能力的不滿。但其實熱蘇斯的表現也有點起伏不定,福登還小,位置又被挪來挪去,沒人指望他進球多。馬赫雷斯則是和沙德有點像,天冷的時候狀態好點,到了馬德里這種地簡直是史詩級削弱。沙德這樣不需要空間給球就能射門的進球機真的是他們最缺乏的,能回身組織的凱恩算次佳,再次其實才是今夏要著重引進的哈蘭德——不是說挪威人不好的意思,而是哈蘭德來曼城其實是要做一定程度戰術犧牲的。他往后不可能像凱恩一樣做前腰型中鋒,組織型中鋒,往前他又不像沙德這樣能忍受壓縮,可是曼城買他來,就是要他在禁區里干活,他肯定不得不改變打法,變得“魚化”的。沙德在榮譽大滿貫的情況下,依然不被當球王看,就是因為很多人不服氣,覺得他就是個“餅鋒”——沒有好中場支撐你不抓瞎?你有梅西那樣自己帶自己突自己射的能力嗎?你沒有!中場跨了沙德就隱身這種事,一點也不奇怪。你榮譽拿滿,是因為你命好,不是因為你真的勝梅羅了!現在有很多中鋒稍微拿到點成績,就被調侃成魚鋒,魚鋒都快和餅鋒成同義詞了,大概是進球好的餅鋒的意思,兼有“這家伙四肢發達頭腦不太聰明”的貶義。哈蘭德和姆巴佩都經常被拿出來和他比對,這兩個年輕球員都比他更擅帶球,活動范圍都比他大,都有那種中場甚至后半場突進對方陣中一劍封喉的名場面,和總是在禁區里跟后衛摸手/亂跑而后抬頭等球的沙德就不一樣。就連被他按在替補席上的本澤馬都在回撤上比他好多了,沙德和皇馬相處的第一年,每次稍微一兩場沒進球,就會陷入口誅筆伐,被人質疑,這就是踢他這類型中鋒的命,哈蘭德要是到了曼城,也逃不過。所以沒有空間給哈蘭德去猛沖突破,其實反而是有點浪費,特別是到英超做中鋒,就更委屈了。這里,中鋒又不像邊鋒前腰有光彩過人,也不像在意甲那樣是整個球隊的核心武器,一天到晚就是和后衛肉搏,有球打門,沒球當騷擾工具,一場下來摸不到多少球,好不容易把握住黃金機會進了兩個,還要被定性為是餅鋒。魚化是貶義,還得餅鋒踢得好才有資格魚化呢!
委屈啊!盡管都知道要換大平臺,到了曼城機會更多,進球更多,獎杯更多,但他到英超要受到不公正輿論,很多人是現在就能預見的。不過換個角度來說,到了曼城,到了英超,換了打法,當個所謂的“餅鋒”,其實對球員本人的職業生涯是更好的,因為猛沖型踢法震撼性足,對身體卻不好,容易影響職業生涯,他身體素質很好,在多特卻還是經常受傷,就是這個緣故。而且能買到他對曼城來說依然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太缺終結者,攻城錘了。很多別的球星的人迷會笑話沙德,但也會在某些時刻忽然感覺現實很刺痛,意識到他這樣是很成功的。被球迷指點江山又如何,他還不是像粉絲說的一樣“惟愿吾魚愚且魯,無災無難到金球”,職業生涯不要太健康順遂,于是生發出一種巨大的嫉妒和難過來。但眼下聊這些還是太遠了,畢竟哈蘭德還沒確定來曼城呢,確定了也沒法現在上場踢,而被人又妒又羨的。曼城的進攻強度原本也不是靠某個攻擊手,而是中前場全面開花,門將和后衛們出球能力和壓迫能力也得非常好。滲透是他們的進攻會給人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藍衣球員們像流水一樣穿透了對手的縫隙,然后把球送進門里,完成一次次進攻。防線不夠硬的球隊一場被踢六個的都有。但這場比賽開始,曼城卻是更慎重的那一個。皇馬沒了主力中鋒,又落后一球,又是在主場,沒什么可輸的,當然是要積極進攻;而曼城卻是只要能守住優勢就足以晉級決賽,要是換穆里尼奧來,現在已經擺好11路大巴車了,出來一下都算不理智。皇馬已經兩次在極短時間內連續進球的方式干掉巴黎與切爾西了,曼城不愿意被看到任何弱點。在這個前提下,曼城沃克和斯通斯兩個進攻性很好的邊后衛都不壓上,中場也不逼壓,只給邊路的福登和熱蘇斯去突,最多只讓b席帶球試一下,不成功就點到為止,很明顯只想靠前面三人完成進攻,中場并沒有想補第二波插上的意思。穩!穩住!絕不中你們的陷阱!皇馬其實冤死了,他們哪里是在設圈套,他們是真的踢得很辛苦,上場比賽他們是被曼城打穿了的,要不是曼城終結差了點,沙德和小熊修斯又扳回三個球,比分才不會是這么接近。他們其實根本無力管曼城是怎么踢的,能打出自己的三板斧已經廢了老鼻子勁了。套路就是在中路密集防守,斷球后直接一腳往前,快速傳給小熊修斯去沖擊,由于本澤馬已經被兩名中后衛盯住,所以也指望不上他什么,主要靠小熊修斯拉空間,有機會傳給本澤馬,不然就自己射門看看,其他什么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