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也在呆呆地小海豹鼓掌,盡管那場比賽輸掉了,可球迷們還是為他唱了喀秋莎。進了兩個球的天才球員自然值得歌聲,但沙德當時不懂,他根本沒想過球迷們是在為他唱歌。后來經提醒才遲鈍地意識到這一點,可那賽季結束他就轉去切爾西了。不需要聽得懂歌詞,喀秋莎的旋律就像具有魔力一般,把莊嚴的風雪和肅穆的壓迫感瞬間刮進了整個球場,讓好幾l個法國球員在沉沉地呼氣——這種狀況外的聲音當然也算一種壓力源,讓他們感覺像是在踢客場似的,很難不感到難受。特寫鏡頭里沙德的黑發被風吹起,綠瞳仁清澈如玉,點點光芒。他成熟漂亮了很多,可沒有什么能改變記憶,沒什么能奪走初見的畫面,在主場球迷看來,他分明還是昔日的少年。這一次不要輸!哨聲響了,比賽正式開始。和所有人想象中都不一樣的是,作為絕對弱勢方的克羅地亞抽到了首先開球后,一點小心觀察的意思都沒有,就果決地采取了主攻姿態。都說大賽無名局,世界杯決賽這樣的場合,球員們往往壓力山大,教練們也一樣,心態都是先穩住不給機會,見招拆招,寧愿不贏拖進加時拖進點球,就怕輸。特別是強隊打弱隊,就沒見過弱隊不龜縮的——開場瀟灑兩腳,八成又進不去,要是被抓著漏洞立刻就原地挨上一頓痛打怎么辦?但克羅地亞不僅果斷且義無反顧地策動了進攻,而且確實打出了壓制力。開賽3分鐘,沙德就從左路接佩里西奇傳球突入禁區,被法國守將瓦拉內迅速鏟走。兩分鐘后,克羅地亞右后衛福薩里科從右路發動攻勢,再次被法國后衛解圍。比賽10分鐘,莫德里奇長傳找沙德,烏姆蒂蒂急速搶點,幾l乎成功清除,但沙德跑得實在是快,竟然硬是趕上了。他在禁區里被放倒了,但裁判內斯托爾·皮塔納大概是擔心比賽太快出現比分,竟然只是吹哨示意暫停,等待沙德起身,卻不要說給點球了,連一張黃牌都沒發。克羅地亞球迷氣炸了,在看臺上揮舞著胳膊咒罵,但這并不能改變主裁判罰的結果。沙德也不是會在地上躺著鬧事的球員,已經利索地翻身起來了,甚至還拉了一把還躺在那兒不敢起的烏姆蒂蒂。他感覺腳踝有點疼,可能是剛剛撞的姿勢太差了,腳踝甩到了人家腿骨,就好像把腳直接往門板上砸一樣,不痛才怪。不過踩在地面上跳了兩下,沙德又感覺痛感麻麻地褪去了,于是不再管。畢竟這樣的侵犯和問題他從俱樂部到國家隊,從英超到世界杯,每場比賽都不知道要遭遇多少次。他身體好,結實抗揍,從來不當一回事。“沒事!”
沙德大喊著沖隊友們示意不要再氣惱了,畢竟裁判已經開始打量場子準備吹哨。比賽即刻繼續。因為這一倒搶到了節奏,第12分鐘,法國才第一次越過克羅地亞隊的半場,姆巴佩靠著在邊路快跑拉出了一個空位,接到了格里茲曼從中場給他塞的長傳,但當他將球停下并準備開始帶球時,球已被克羅地亞防守球員維達踢走。原本沙德摔那一下沒被判還算小事,只當是裁判手松,但氣氛在第17分鐘時發生了改變。布羅佐維奇于己方禁區外踢倒了格里茲曼,這一會兒,裁判偏偏又嚴格了起來,一絲不讓地判罰了一個任意球。這么近的距離,任意球???剛剛沙德可是在禁區里被踹倒了,不要說點球角球定位球了,對面烏姆蒂蒂連一張黃牌都不用吃,現在你一下子就要給法國隊任意球?實在不行你給布羅佐維奇一張黃牌還不成嗎?門將內斯托爾·皮塔納是阿根廷人,還吹罰了開幕式等大戰,就是因為他是南美洲人,主裁歐洲球隊應該是無偏向才對,決賽選他吹才是一致無異議的。可現在開場才17分鐘,他就已經兩次爭議判罰了,球迷們感覺他要么是有偏向,要么是眼瞎。是法國隊充錢了,還是克羅地亞隊沒充錢,還是fifa精挑細選了一個能力不行的家伙?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這個判罰對于克羅地亞隊來說都是絕對無法接受的。他們不僅沒法接受這個球,更害怕下面裁判會繼續這樣的“欺負”,于是一堆人圍上來抗議,場邊的達利奇也在憤怒地沖第四官員指責。但誰也不能動搖裁判在場上的地位,現在看臺上的克羅地亞總統跳下來都不能。主裁皮塔納不僅沒有收回判罰意見,反而為了表達警告,給布羅佐維奇多貼了一張黃牌。如果換成脾氣爆的球員遇到這種情況,可能已經頭頂主裁不管不顧地下去了。但克羅地亞隊的球員還有理智,主要是莫德里奇還有理智,把所有人都攔了回去。喀秋莎的歌聲更響了。克羅地亞人憎恨塞爾維亞人,塞爾維亞人喜歡俄羅斯,所以他們對俄羅斯的態度會非常復雜。但現在主場球迷是在為了他們的沙德唱歌,又讓他們暫時把歷史的彎彎繞繞放下了。許多人加入了合唱,也有許多人在繼續唱自己的歌。再怎么不平,比賽還得繼續。法國隊由格里茲曼主罰。踢比利時隊的半決賽里,他們就是靠著差不多時間的一粒罰球,靠著格里茲曼射門、烏姆蒂蒂頭球,獲得了比賽勝利的。難道這一次會重復劇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