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處宅子離得不遠,分鐘便能走到,靠路的房子還沒住人,紅木門上的鎖還同去年一樣,再走幾步,便能瞧見里頭的那扇紅木大門敞著,院子里長久的不住人,枯黃的野草生的足有半人高,院內晾曬的被子擋住了視線,一眼看不到屋內。陳庚望避開被褥,走進堂屋,那婦人此時正使著手里的濕布巾低頭擦著旁邊的黃木沙發,展開便是一張矮床,屋內的桌子也不是他們那的老式方桌,是一張與沙發高矮一致的茶幾。這屋內的擺設也是去年打的,去年他不只是給那倆小子蓋了房,連這屋里的擺設也尋人給打了,若不是那婦人攔,就是那小兒屋里的,他也一并教人打好了。對著這事兒,他心里始終是有怨氣的,小輩敢擺姿態給他看,若不是看著那婦人的面兒上,照他的性子是決計不肯低頭的。宋慧娟感受到身后的異樣,抬了頭見到人,“咋了?”話剛說完,她也當即便意識到了他來此的緣故,忙停住了手里的活兒,放下布巾,端著盆便往出走。陳庚望見她倒了盆里的污水,回過頭問他,“回去包餃子罷?”陳庚望點點頭,將腳抬了出來,眼看那婦人已然先他一步離去,他只得回身帶上了門。宋慧娟回到家時,推門一眼便看到被陳庚望堆放在桌面上的物什,走近一看,那白里帶紅的豬肉被草繩串著正掛在房梁上。取下豬肉,宋慧娟提著進了灶屋,舀著水給自己先洗過手,緊接著便開始清洗豬肉準備餡兒了。宋慧娟手中使著筷子將剁好的豬肉伴著白菜大蔥混在一起,放上點鹽調個味兒,拿出早間出門時已經和好的面,揉成長條,再切成一個個圓劑子,使手心一按,撒上一層面粉,拿起搟面杖就開始搟皮兒。這時陳庚望也洗了手,坐在案桌前使著筷子夾豬肉餡兒,放在搟好的餃子皮兒里,兩手配合著,捏得幾下,一個滾圓的餃子就被放在了鍋排上。這餃子,他還是會包的。兩人坐在案桌前,一人趕著皮兒,一人包著餃子,六七十個餃子便足矣。等鍋里的水燒開,宋慧娟端著鍋排走到灶臺前,掀了鍋蓋,將這上頭的餃子一個個放進水中,再使著勺子背兒來回推幾下,省的沾了鍋。煮到那肉香從鍋中飄散出,充滿整個灶屋,這時再掀開鍋蓋便能看見一個個滾圓的餃子已經從鍋底飄了上來。使著勺子舀出一個餃子放到碗里,遞給灶前坐在燒鍋的陳庚望,等他嘗過點了頭,宋慧娟便再次接過他遞來的碗,給盛的滿滿一碗。最要緊的還要給灶王爺盛上一碗,同陳庚望早間一并買來的麻糖,還有昨夜里剛蒸好的白面饅頭一同放在灶王爺面前,小聲念叨著幾句話,也無非是祈禱灶王爺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平安一類的。祭過灶王爺,宋慧娟才坐到案桌前終于端起了飯碗,折騰了個把小時才做好的餃子也終于吃到了嘴里。吃過飯,宋慧娟仍不停歇,收拾過灶屋,急忙忙又去了東邊,那屋里的活兒還沒做完。未想到,人還沒坐下歇會兒,就聽見一道脆生生的聲音,“娘!”宋慧娟回頭去看,人已經掀著被子露了面來,是在北原上著大學的她那小閨女回來了。宋慧娟見到她也是歡喜,一年沒見她了,今年伏假人沒回來,來電話說是在外頭跟著明安做啥勤工儉學,“啥時候回來哩?”“才到家,”陳明寧雖說已經是個大姑娘了,看著正是花一般的年紀,可見了她娘還是那個沒長大的老來女,拉著她娘的胳膊就坐到了旁邊的沙發上,“家里都沒人,我想著你指定是來這兒了,爹哩?”說著,那雙眼睛就開始在屋里來回尋找著。宋慧娟滿眼的慈愛,看著她這個最小的孩子,“誰知道?晌午我來這兒人還在家哩,這會兒不定下地了?你大姐哩?”陳明寧聞言便不再找了,還拉著她娘的胳膊徹底的放松身子癱軟在沙發上,慢慢說道,“大姐在家上個茅房哩,我等不及先來了。”陳明寧也去的北原,同陳明安在一個地方,姐妹倆算是有個照顧,去年倆人就是一起回來的,宋慧娟見了這個,難免要問另一個。這會兒才是半下午,宋慧娟不由得問,“吃飯了沒有?”“吃了,”陳明寧躺了會兒硬板子,覺得硌人,又坐了起來,眨著眼看著她娘,“晚上煎餡餅罷?”看著她這副模樣,宋慧娟哪里會不應,一年里倆孩子好容易回來這么幾天,她也急著回去給他們做點飯吃,忙起身重新拿起了盆沿上搭的布巾,“成,這點兒忙完咱就回去。”陳明寧也跟著起身,從盆里撈出塊布巾,便問,“還有啥沒擦哩?”宋慧娟擺手,“就這點兒,你別上手了。”“咱倆一塊兒干,不是快點嗎?我還等著吃餡餅哩,”陳明寧笑嘻嘻的拿著布巾就蹲下擦了起來。陳明安進來時,便碰見端著盆出來換水的陳明寧,問她,“娘哩?”“西屋哩,”陳明寧將污水倒出,壓著井把子一上一下,沒一會兒盆就滿了。陳明安進到屋內,未曾打量這屋里的擺設,先是尋到了她娘,“還沒擦完?”宋慧娟舉著布巾擦窗戶的手放了下來,回頭看見站在門邊的她那大閨女,“快了,那桌子擦完就沒了。”這時,陳明寧也端著盛滿水的盆進來了,陳明安兩步走到她娘身邊,“剩下的我跟明寧擦,你去歇歇。”“就這點了,”宋慧娟沒松手,也知道她的孝心,只得看向外頭搭的滿院子的被子,“教那被子收了,咱就回去。”陳明安便不再勉強,出門抱起了繩上的被子,照著她娘的交代,都放進了箱子里。等這娘仨帶上門往回走,宋慧娟便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