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從樓下逛了一圈的陳庚望上來,他不免感慨道,“這兒真不錯。”“回頭有時間了也帶大姐來一回看看,”宋浦華進了廚房,開始給三個準備早飯。煮了米湯,煎了幾個雞蛋,炒了兩盤子菜,跟家里吃的差不多。“這是給明安帶的書,還有明實明寧的玩具,”宋浦華把幾個包袱分門別類,“這個是給顯維跟畹蘭的,也是玩具,下頭這個給大姐,這個小的給爹。”家里的人都照顧到了,大大小小收拾了三個包袱,宋浦華干脆找了個條紋袋子,一起放進去,也方便在火車上背著走動。騎著洋車子,宋浦華跟陳明守把人送到車站,臨走前,陳庚望把人叫到面前還是囑咐了幾句,“在外頭做人做事要低調小心,有事就去找你小舅舅商量。”陳明守點點頭,他明白這一番話算是他掏了心的。看著人一步步走向擁擠的站臺,直到人被擠得再也看不見,他才回到他小舅舅身邊,推著洋車子往前走。宋浦華明白他的心情還是有點低落,便開了口,“走,咱們去新華書店,正好再帶你去百貨大樓看看,你小舅媽特意給我批的工資,給你挑幾身衣裳。”迎著身后西落的太陽,宋慧娟挎著籃子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小明寧跑在前頭追著一條大黑狗,“小黑,小黑……”一條彎彎曲曲的土路上,兩旁是比人還高的玉米,一排排一縱縱,哪個娃娃要是不小心跑進去,家里的大人可得悶著頭進去找半天。“慢點兒,”宋慧娟跟在后頭看著前面的小明寧,看見哪家地里正做活的人,便笑一笑打個招呼。往前又走百十步,一個丁字路口出現在面前,多少放了學的孩子打北頭跑回來,身上的小書包叮叮當當,“娘!明寧!”小明寧聽見聲音,立刻拋下小黑,一人一狗同時向北跑去,宋慧娟站在路口看著明實一探手就把明寧抱了起來,小黑圍著他來回打轉。“娘,”陳明實抱著他小妹妹走到他娘面前,一路上小跑出的汗墜在面上。“晌午剩的面條煎煎?”宋慧娟一手掏出帕子,輕輕拭去了他面上的汗珠。“成,我去地里摘黃瓜,”陳明實低頭看他懷里的小明寧,“明寧吃不吃?”“吃洋柿子炒雞蛋,”小明寧點點頭,蹬著腿兒下來自己走。趁著天兒還亮,兩人帶著小黑去了自留地,宋慧娟進了院子做飯,晌午剩下的面條控干水分,鍋里放上一勺油,干炒幾分鐘,原本長長的面條炒的短而干,金黃的顏色摻雜著幾點綠色。“給娘吃,”陳明實帶著小明寧在自留地里摘了三根黃瓜,兩個洋柿子,兩人手里拿的滿滿當當,也騰不出手吃黃瓜了。宋慧娟聽見聲音,回過身看了眼,“洗洗手,面條煎好了。”聞言,小明寧捧著手里的洋柿子就跟著她二哥一齊站到了水井邊上,她跑到手柄處,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往下壓,陳明實就趁快趕緊洗著手里的黃瓜,“黃瓜吃不吃?”“吃,”小明寧點點頭,手上還不忘用著勁兒。“洗好沒?”宋慧娟這邊等著他們摘得洋柿子下鍋。“好了,好了,”小明寧跑著來送洋柿子,高高舉到她娘面前。“去吃面條罷,”宋慧娟接過,放在手心里三兩下切成了塊兒,扔進鍋里發出滋滋的響聲,炒好的雞蛋重新倒進鍋里一起翻炒。小明寧和她二哥坐在案桌上,你一口我一口,沒一會兒,小半碗面條就著半根黃瓜就吃完了。宋慧娟這邊剛把炒好的菜盛出來,倆孩子已經站到她身后等著了,“吃飽了?”“飽了,”小明寧鼓著小肚子給她娘看。“明實哩?”宋慧娟邊刷鍋邊問,“熬綠豆湯罷?”“還能吃,”陳明實這半年飯量也見長。綠豆湯熬得慢,但鍋排上的饅頭好熱,沒幾分鐘宋慧娟就撿了出來,“先吃饃饃,湯還得再熬熬。”陳明實又吃了一個饃饃才停住,宋慧娟時不時喂小明寧兩口,也吃了一個。等湯煮好,天已經不知不覺出了黑影兒,宋慧娟看了看坐在門檻上寫字的兄妹倆,喊了聲,“明實,一碗夠不夠?”“夠,”陳明實還低著頭寫她大姐臨走前給他布置的作業。宋慧娟盛了兩碗端到案桌上,蓋上鍋蓋端起煤油燈走了過去,“點著燈寫,回頭把眼用壞了。”“知了,馬上就寫完了,”陳明實顧不得再說。宋慧娟把草棚子底下的牲畜再喂一遍,連小黑也給倒了點麥麩子,下午剛到家就給喂了一食槽的干草,剩下剛剛的刷鍋水伴著麥麩子還能再喂一遍。“誰?”小明寧一聽見有人敲門,立刻從她二哥身邊站起來,小黑這時已經跑了過去,對著門翹起了尾巴。“開門,”陳庚望又拍了一下。“爹,”小明寧當即就跑了過去,奈何她人小個子低夠不著門,著急的直喊,“娘,爹!”站在最西頭的宋慧娟放下手里的木棍走過來,門閂一下,離家三天的男人重新站在了面前,黑乎乎的夜里,那臉色的神情她瞧不清楚,側身讓開,問他,“鍋里剛煮了綠豆湯,給你沖個雞蛋水?”已經一步跨進門內的陳庚望點點頭,沒讓婦人接過他手里的袋子,一只手就把他這個老來女抱了起來,“想爹了沒?”“想,”小明寧兩只小胳膊摟著他的脖子,“二哥摘了洋柿子,爹吃不吃?”“吃,”陳庚望抱著人走近堂屋。“我洗,”小明寧立刻跳下來,跑著進了灶屋,“娘,洋柿子哩?”
“框里哩,”宋慧娟打了一個雞蛋,一手拎著暖瓶倒著熱水,一手拿著筷子快速攪著。小明寧夠不著水瓢,拿著洋柿子就找她二哥,“洗洋柿子。”正好陳明實寫完,翻手把本子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