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我能收,”宋慧娟只接過一張,“那小家伙哪里要收這么多錢哩?”“是我和庚良作二嬸二叔該給的,”孟春燕一把塞進了宋慧娟的口袋里,“大嫂要是不收我就不托您給我買東西了。”“那還是要替小家伙謝謝二叔二嬸哩,”宋慧娟沒再拒絕,轉(zhuǎn)頭問起,“那些東西就按著上回我用的給你買,行不?”“行,行,上回我看大嫂買的就不錯,”孟春燕點點頭,“錢要是不夠回來我再補給大嫂。”“還不一定用得完呢?”宋慧娟話沒說滿,但應該是夠的。屋外的人仍舊扯著閑話,而屋內(nèi)的人動了動耳朵,轉(zhuǎn)身輕聲離了門縫。送走孟春燕,宋慧娟看著搖籃里呼呼睡著的小家伙卻是猶豫了,思慮再三,還是不能帶著他一起去。路程遠不說,只這趕廟的人指定是少不了,人擠人的,抱著小家伙弄不好就容易擠著了,再有個好歹。陳庚望不知去了哪兒,交給張氏看著,可這會兒子她人指定不在家,陳如英也不行,拜完年早早地被冬梅叫走了,兩人不知去哪兒耍玩了。宋慧娟想了半天,似乎有個人選還挺合適的,剛剛忘記問了。孟春燕歲數(shù)也合適,心也實誠,照看一晌午應該能行。無非是幾步路,宋慧娟想好,手上也就趕緊收拾著。一個小包裹收拾妥當后,宋慧娟便背著一個竹簍子,懷里抱著小家伙去了老宅。孟春燕也好說話,一口答應下來。宋慧娟啰里啰嗦的囑咐了好多,諸如尿布不用她洗,只幫忙換下來就行,若是餓了就喂些米糊糊,要是鬧起來拿著撥浪鼓哄哄也就行了。好在小家伙現(xiàn)下正睡著,她也能趁機走得開。原本她也沒想著要去趕廟會,拜年的時候聽人說起來才想起這么回事,上輩子她并不信什么神仙之類的,但自己正經(jīng)歷了一回,由不得她不信。宋慧娟背了個竹簍子,低頭就往村口趕去,她與春麗嫂子早先遇見時兩人說好了一起去廟里拜拜神。村口的大樹下好多人,都是等著從關(guān)廟鎮(zhèn)來的那輛公共汽車去趕廟會哩。說是公共汽車,其實和縣里的那種車還不一樣,等了好一會兒,才見一輛半敞著蓬的車從路西沿開過來。“老師兒,今兒去一趟觀音廟多少錢啊?”同村的一個旁家媳婦問了句。“一個人五毛,”那中年男子連眼也不抬,很是傲氣。“包來回嗎?”另一女子拾起腳邊的籃子,也站起身來。“想啥好事呢?”那中年男子似乎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一般,語氣有些嘲諷。此話一出,樹下的婦人們紛紛七嘴八舌起來,都是覺著這老板趁火打劫,可又奈何不得。“去不去?”那中年男子有些煩躁,“不去就走了啊!”這么一威脅,到底還是有一大半的婦人掏出了錢,一個個排著隊上車。但還有些人嫌貴,想了想,又掉頭回了村子里。“你,”那中年男子瞧見樹下還有坐著兩個年輕婦人,“去不去?”那年輕婦人正是宋慧娟與楊春麗,她看了眼楊春麗,便擺了擺手,給了個否定答案。“哐”的一聲,那門被人大力關(guān)上,隨即那車就漸行漸遠了。“一趟一塊錢,實在是貴”,楊春麗搖搖頭抱怨了一句。宋慧娟也贊同,這一回出來她才帶了五塊錢,這一年沒咋下地,手里的錢本來就不多,更不能輕易花在這種地方上。對他們莊戶人家來講,時間是最不值錢的,說到底,還是窮惹的事。但他們二人也沒就掉頭回家了,還是有正事哩。重新背上竹簍子,沿著農(nóng)地往東走,遠遠地,對面的人似乎是朝這邊走了過來。越走越近,避開光,她才瞧清楚了對面的那人,的確是陳庚望。陳庚望也看見了來人,登時停下步子,等著對面的婦人走上前來。宋慧娟頓了頓步子,又繼續(xù)走上前去,楊春麗倒先開了口,“可是去地里了?”一條羊腸小道,一東一西,不知覺中兩人的距離越來越近,冬日的陽光微微灑落在地面泛起光影。“是哩,瞧了瞧莊稼,”陳庚望說著話眼卻看著在自己面前停下的婦人,張了張嘴到底只問了一句,“去哪兒哩?”宋慧娟兩手拽著胸前的背帶子,低著頭恍惚瞧著對面的那灰布鞋面,“去一趟觀音廟。”陳庚望淡淡應了一聲“嗯”,不再停留,錯過身往西走去了。宋慧娟見底下的那雙鞋子提起離去,也繼續(xù)迎著陽光向東走了。這些日子兩人之間沒什么話,就是偶爾遇著了翻來覆去的也就這么兩句話。除此之外,宋慧娟沒什么與他說的,或者是與他的日子也只能這般過去了。陳庚望走到拐角處,定了定心神,附近也沒看見其他人,轉(zhuǎn)身朝東看去。
那婦人只余下一個背影,大半個身子都被身后的竹簍子遮住了,隱隱約約的,能透出一個輪廓,面容微微側(cè)過。不同于剛剛近身瞧見的沉悶,連那條影子也似乎顯露著主人的輕松。不知為什么,那婦人近些日子在家里的情形愈發(fā)像是一潭死水,偶爾只有那臭小子才能攪動出幾分波瀾。而此刻陳庚望口中的那個臭小子還在呼呼大睡,一點也不曉得他爹的心思。沿著農(nóng)地走上兩里地,再往北走就踏上了紅磚路,腳程也快了不少,十來里地,走了兩個鐘頭總算是趕到了。這大地兒的街道比他們鄉(xiāng)鎮(zhèn)上的寬廣了許多,就連路兩旁的店面也瞧著大氣許多。那觀音廟的香火遠遠地就能瞧見了,白煙滾滾的,若是外地人不曉得觀音廟在哪,也不需多問,一抬頭就瞧能了。這方圓一二百里地的人家哪個會不曉得觀音廟哩,不拘是求子的還是求個平安的,一到年節(jié),可就紛紛涌了過來。這會兒已經(jīng)快